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后进生的进步足迹 班级工作日记(六年级上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4 14:50: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案例展示:

小珊这个同学,身材矮小的显得有点呆板,课堂上不是玩手指就是咬笔头,她好像置身于教室外,整个课堂完全与她无关。作业基本上交的都是空本子,即使交了作业,老师也看不懂,一个新本子不几天就变得又脏足烂了,简直不堪入目。这个后进生如果不转化,对自己将是教育的“牺牲品”;对别人将成为“病原体”,对集体将会成为“害群之马”。

如何转变她呢?

杨春华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1.寻找教育的理论依据

(1)后进生的最显著特点是具有“双向性”——既落后又有进步的空间。

(2)后进生的心理:自制力差,做事既没耐心又没恒心;自卑不上进,很难体会学习的快乐;假自尊,难于接受别人的批评。

(3)“每个学生的身上都蕴藏着他独特的个人潜能,教育的责任在于把它挖掘出来,把它发扬光大,以不断提升他的生命意义”。




(4)后进生的教育,已是摆在每一个教育者面前的严峻问题。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中,对‘后进生’的转变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2.探究病因

帮助小珊进步的第一步是找病源。从源头挖起,才能“药到病除”。在调查过程中我了解到:小珊认为自已学习差,别人瞧不起自己.从来没有感觉到学习会有什么快乐。小珊平日与人交往较胆小,与她特别好的同学也是一些成绩较差的。她的父母文化素质不高,父母对孩子有点听之任之的那一种。

3.选择教育方法

(1)首先我对小珊给予最多的“关心”。这是众所周知的教育方法,这个普遍的规律是绝对不能违反的。并且这个关心是让她能清楚感受到的,就如大家所说的“偏爱后进生”。因为这种无私的爱是让小珊“乐学”的前提。

(2)鼓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一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一90%。可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




(3)帮助指导学习方法。教育家布鲁姆认为:“任何教师都可帮助所有的学生学得优秀、迅速,并充满自信。”后进生后进的很大原因很大程度上也与她的学习相连,学习成绩提高了,后进生很自然地会扬起自信的风帆。

4.教育效果

通过一学期的帮助鼓励,她进步可大了,再也不是后进生了,她作业认真了,上课常常举手。班里的事乐于去做。现在很容易看得到她的笑脸了。她对老师可好了,会不时想方设法地送点小礼物对老师表示谢意,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还拿了双优呢。

案例启示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果任课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起学生良好的情感反应,将有助于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杨老师运用了自己高超的工作艺术使“后进生”小珊转化为“优等生”。从她的工作案例可以看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化的班主任,必须真诚地关怀、充分地理解学生,用真挚的感情去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可以采用以实践为基础,以专题研究为主,以个案研究为辅的一种方式。既关注理论的认识,又关注对实践中的可操作性,还有实践中的探索与反思;既是一种个人行为,又是一种集体行为;拥有一种研究的氛围。把日常教育教学中的个案和教育理论结合来,把理性的教育理论落实到教育实际问题上,而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必须提高到理论层面认识,这样发现教育中存在的真正问题,找到今后工作的突破口,促进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

经验借鉴

1.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可见,教师平时不能高高在上,不能摆架子,只有把学生当做朋友,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对他们充分信任,通过谈心活动,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使学生无所顾忌,愿意向老师倾诉真情,再根据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

2.排除自卑心理,发扬闪光点

后进生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埋怨、家长的训斥,感到在班级里抬不起头来,老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进取向上的心理失去了平衡,消极地对待学习,信心不足,自甘落后,形成自卑心理。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其长,亦有其短,后进生也不例外。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扬其闪光点,促使他上进。

3.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开班会、队会、心理专栏、心理讲座、公益劳动等,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克服不良的心理障碍,消除已有的心理疾病,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发展特长、陶冶情操、开阔眼界,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为学生健康地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

4.协调家长

班主任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协同家长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利用家长会的形式,就共性问题与家长交流,以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另一方面,通过家访和个别谈话方式,就个别问题与家长取得联系。在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下,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16: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