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第一次看到李静老师的《过去的人们是怎么数数的呢》这一课题时,我很诧异,这是数学课吗?这跟数学有关吗?确实看不出李老师要上课的内容是哪一个知识类型,心中只有一个感觉可能是清华附小所推动的数学阅读课程吧。带着这样的疑惑走进了李老师的课堂。
从整体看,本节课突出教学内容情景化,“过去的人们是怎么数数的呢”的故事为本节所学知识提供载体,是所学知识的情景,把知识融入一定得情境中,在一定的情境中去学习相关知识,正是教学情景化的体现。新课伊始,李老师首先播放了这个绘本课件,让孩子们观看,并说一说:从中你看到了什么?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提炼出本节课的重点词“没有数字”,为新课的学习埋下伏笔。接着,李老师出示一幅幻灯片,让孩子们认一认这幅图,上面有野兽,又出了一幅幻灯片,图上小孩给邻居说了什么?图片上有石头、木棍、绳子。然后让孩子们猜一猜怎样表示几只野兽呢?强调当时没有数字。小组合作,按照任务单,领取教具,接着老师让学生用这些物品表示几只野兽?引导学生们去讨论探究,进而让学生们知道科学的学习方法:分发教具一物品摆放一展示照片一分析图片—一一对应。一节课紧紧围绕“过去的人们是怎么数数的呢”的故事展开,激发兴趣,吸引探究,分析总结,升华提高。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把本节所要传授的知识,培养的能力,升华的思想都融合在这一故事中。任何知识的学习离不开生活环境,把生活中人、事、景引入课堂,就是情景,有情景的知识才是鲜活的、有用的。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这节课让我知道了,不仅仅只教给孩子们数学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孩子们的数学素养、数学思想,交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分析相关知识内容,使数学来源于生活,最后再为生活所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