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10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二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word免费下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6-15 20:2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套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各省市共20套word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转载前请注明出处 部分图片、表格、公式、特殊符号无法显示,需要下载的老师、家长们可以到本帖子二楼(往下拉)下载word压缩文件附件使用!
        如有疑问,请联系网站底部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为您解决问题!

文件预览:
2019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二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2分)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锥形瓶:“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C.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D.浓硫酸:“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怎么增加了”
2.(2分)“绿色化学”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风力发电       
B.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D.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3.(2分)近年来氯化镁在太阳能电池制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氯元素和镁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7       
B.两元素均位于第三周期       
C.两元素组成的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
4.(2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闻气味       
C. 稀释浓硫酸        D. 验满氧气
5.(2分)硼氢化钠(NaBH4,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有关硼氢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       
B.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       
C.Na、B、H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4       
D.含2个氢分子
6.(2分)实验室常用稀硫酸与锌粒在常温下制取氢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完装置气密性后,先装入稀硫酸       
B.收集氢气时,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       
C.实验结束后,没用完的药品直接丢弃       
D.用点燃法检验氢气前,先验纯
7.(2分)如图是甲烷与水反应制取水煤气的微观反应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生成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物中只有一种氧化物
8.(2分)据报道,我国科学家首次将石墨炔作为电池活性层的主体材料,石墨炔是第一个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碳材料,具有高电荷传输能力,下列有关石墨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石墨炔能导电       
B.石墨炔中粒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石墨炔可用在电子领域       
D.石墨烯和C60是同一种物质
9.(2分)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观点
A        春天细雨绵绵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夏天铁轨之间的缝隙变小        原子之间有间隔
C        糖是甜的,醋是酸的        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A.A        B.B        C.C        D.D
10.(2分)如图为M,N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的溶解度比N大       
B.t1℃时,M接近饱和的溶液降低温度可以达到饱和       
C.t2℃时,100g N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30g N物质       
D.t2℃时,M,N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4分.)
11.(6分)下表是学校餐厅为学生提供的对应物品所使用的材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物品        筷子        餐盘        餐桌        餐椅
材料        竹子        不锈钢        不锈钢        塑料
(1)以上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含有的金属元素是     (写一种即可)。
(2)用洗涤剂清洗餐具及餐桌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作用。
(3)百炼成钢(将烧红的生铁在空气中反复捶打),生铁转化为钢的化学方程式     。
(4)学校的餐桌、餐椅不仅外形美观,材料轻便、牢固,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的身体健康,由此你对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何感想     。
12.(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三套装置如图:
(1)甲装置:
①仪器a的名称为     ;
②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气球大小没有变化,说明该装置气密性     。
(2)乙装置:
①若生成O2使气球胀大,则锥形瓶中所装的固体物质可以是     。
②若生成H2使气球胀大,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若锥形瓶中装有NaOH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     。
(3)丙装置:
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胀大,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     。

13.(7分)木炭粉还原氧化铜实验后的混合粉末中含有铜、氧化铜、少量木炭粉,实验室从该混合粉末中回收铜的方法如下:

(1)试剂A的名称是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过滤是混合物分离的常用方法,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是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上述反应①②③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3)加入过量的硫酸目的是     。
14.(6分)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填字母)
A.高锰酸钾     B.汽油    C.面粉         D.白糖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填字母)。
A.烧碱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浓硫酸
(3)如图1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
②某同学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溶液,在A、B、C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 向溶液C中再加入25g甲,充分搅拌,恢复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③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乙 (填“<”、“=”或“>“)。
15.(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②氯气Cl₂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O2;   猜想二:该气体为Cl2;猜想三:该气体为     。
【实验探究】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用排水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        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     。        猜想一成立

②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        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     
成立
【反思与评价】有同学认为实验①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氯气会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拓展应用】
(1)二氧化锰不仅能做催化剂,还可以做反应物,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2H2O+Cl2↑,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
(2)该反应进行一小段时间后就不再产生气泡,此时反应物还大量存在,兴趣小组同学猜想是盐酸浓度变小了,造成反应停止,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该猜想是否正确     。
【注意:若答对以下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3)将(1)中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5%的过氧化氢溶液,发现产生大量气泡,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滤液中的什么物质催化了过氧化氢分解,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不写出现象及结论)。
猜想一:     ;猜想二:     ;
设计实验:     。
三、计算题(本大题包含1小题,共6分.)
16.(6分)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现有含1.6kg硫酸铜的工业废液,加入铁粉回收铜,请计算:
(1)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2)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

2019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二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2分)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锥形瓶:“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C.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D.浓硫酸:“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怎么增加了”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锥形瓶被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铁架台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酒精灯燃料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浓硫酸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怎么增加是因为具有吸水性,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分)“绿色化学”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风力发电       
B.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D.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分析】根据绿色化学就是从源头上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分析解题.
【解答】解:A、发展风力发电将有效减少煤的燃烧,减少有害气体、温室气体的排放,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A不符合题意;
B、废电池的深埋处理也会污染土壤,故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概念,故B符合题意;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少开私家车有利于环保,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故C不符合题意;
D、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日常生活中要时刻重视绿色化学的理念,理解绿色化学的核心,防止环境污染人人有责.
3.(2分)近年来氯化镁在太阳能电池制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氯元素和镁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7       
B.两元素均位于第三周期       
C.两元素组成的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占据的空格,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单位不是g;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元素核外电子层数是几,所处周期就是几;
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
【解答】解:A、氯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7,该选项说法正确;
B、两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都是3,均位于第三周期,该选项说法正确;
C、两元素组成的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是+2,氯元素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4.(2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闻气味       
C. 稀释浓硫酸        D. 验满氧气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2分)硼氢化钠(NaBH4,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有关硼氢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       
B.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       
C.Na、B、H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4       
D.含2个氢分子
【分析】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元素的分类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硼氢化钠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钠元素显+1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设硼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1)×4=0,则x=+3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硼氢化钠(NaBH4)中,硼元素与氢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Na、B、H的质量比为(23×1):(11×1):(1×4)≠1:1:4,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硼氢化钠是由硼氢化钠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2分)实验室常用稀硫酸与锌粒在常温下制取氢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完装置气密性后,先装入稀硫酸       
B.收集氢气时,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       
C.实验结束后,没用完的药品直接丢弃       
D.用点燃法检验氢气前,先验纯
【分析】A.根据实验的步骤来分析;
B.根据氢气的性质及其收集方法来分析;
C.根据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来分析;
D.根据氢气具有可燃性来分析。
【解答】解:A.添加药品的顺序为先固后液,所以检查完装置气密性后,先装入锌粒,再添加稀硫酸,故错误;
B.氢气难溶于水,还可用排水法来收集,故错误;
C.实验结束后,没用完的药品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故错误;
D.氢气具有可燃性,不纯时点燃易发生爆炸,所以用点燃法检验氢气前,先验纯,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
7.(2分)如图是甲烷与水反应制取水煤气的微观反应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生成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物中只有一种氧化物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据此分析解答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
A、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叙述正确;
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叙述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3,叙述错误,
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只有水一种氧化物,故正确叙述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明确每个模型表示的含义,这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8.(2分)据报道,我国科学家首次将石墨炔作为电池活性层的主体材料,石墨炔是第一个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碳材料,具有高电荷传输能力,下列有关石墨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石墨炔能导电       
B.石墨炔中粒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石墨炔可用在电子领域       
D.石墨烯和C60是同一种物质
【分析】A、根据石墨炔具有高电荷传输能力解答;
B、根据微粒的性质解答;
C、根据题中信息解答;
D、根据石墨烯和C60不是同一种物质解答;
【解答】解:
A、石墨炔具有高电荷传输能力,能导电,故正确;
B、石墨炔中粒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正确;
C、石墨炔具有高电荷传输能力,可用在电子领域,故正确;
D、石墨烯和C60不是同一种物质,故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以石墨炔为知识背景,考查了同素异形体等知识点,侧重于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9.(2分)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观点
A        春天细雨绵绵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夏天铁轨之间的缝隙变小        原子之间有间隔
C        糖是甜的,醋是酸的        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春天细雨绵绵,雨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故选项正确。
B、夏天铁轨之间的缝隙变小,是因为夏天温度高,铁原子间的间隔变大,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故选项错误。
C、糖是甜的,醋是酸的,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故选项错误。
D、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2分)如图为M,N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的溶解度比N大       
B.t1℃时,M接近饱和的溶液降低温度可以达到饱和       
C.t2℃时,100g N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30g N物质       
D.t2℃时,M,N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分析】A、根据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进行分析;
B、根据M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进行分析;
C、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进行分析;
D、根据t2℃时,M,N溶液是否饱和进行分析。
【解答】解: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t2℃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故A错误;
B、M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t1℃时,M接近保和的溶液降低温度可以达到饱和,故B正确;
C、t2℃时,M物质的溶解度是30g,100g应该是溶剂的质量,所以100g水中溶解了30gN物质,故C错误;
D、无法判断两种物质是否饱和,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解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4分.)
11.(6分)下表是学校餐厅为学生提供的对应物品所使用的材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物品        筷子        餐盘        餐桌        餐椅
材料        竹子        不锈钢        不锈钢        塑料
(1)以上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塑料 ,含有的金属元素是 铁(或铬等) (写一种即可)。
(2)用洗涤剂清洗餐具及餐桌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乳化 作用。
(3)百炼成钢(将烧红的生铁在空气中反复捶打),生铁转化为钢的化学方程式 C+O2 CO2 。
(4)学校的餐桌、餐椅不仅外形美观,材料轻便、牢固,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的身体健康,由此你对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何感想 化学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
【分析】(1)根据材料的分类以及元素的分类来分析;
(2)根据除污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钢与生铁的区别来分析;
(4)根据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来分析。
【解答】解:(1)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不锈钢中含有铁、铬等,铁和铬属于金属元素;故填:塑料;铁(或铬等);
(2)用洗涤剂清洗餐具及餐桌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故填:乳化;
(3)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含碳量高,炼钢就是设法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把烧红的生铁放在铁砧上反复捶打,可以使生铁中的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降低含碳量;碳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CO2.故填:C+O2 CO2;
(4)化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提高生活质量,故填:化学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和物质的性质进行。
12.(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三套装置如图:
(1)甲装置:
①仪器a的名称为 长颈漏斗 ;
②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气球大小没有变化,说明该装置气密性 良好 。
(2)乙装置:
①若生成O2使气球胀大,则锥形瓶中所装的固体物质可以是 二氧化锰 。
②若生成H2使气球胀大,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 。
③若锥形瓶中装有NaOH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 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空气受热膨胀 。
(3)丙装置:
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胀大,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 NaOH溶液 。

【分析】(1)根据仪器的名称和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以及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分析;
(3)丙中CO2气体被吸收时,装置内压强减小,内部的气球就会胀大,据此分析。
【解答】解:(1)①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②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气球大小没有变化,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2)①该装置是固液在常温下制取气体的装置,若生成O2使气球胀大,则锥形瓶中所装的固体物质可以是催化剂二氧化锰,倒入的液体是过氧化氢溶液;
②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③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气压增大,气球胀大。
(3)丙中CO2气体被吸收时,装置内压强减小,内部的气球就会胀大,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故答案为:(1)①长颈漏斗;②良好;(2)①二氧化锰;②Zn+H2SO4=ZnSO4+H2↑;③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空气受热膨胀;(3)NaOH溶液。
【点评】此题的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的原理以及氢氧化钠的性质等即可顺利解答此题。
13.(7分)木炭粉还原氧化铜实验后的混合粉末中含有铜、氧化铜、少量木炭粉,实验室从该混合粉末中回收铜的方法如下:

(1)试剂A的名称是 稀盐酸或者硫酸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HCl=FeCl₂+H₂↑或者Fe+H2SO4=FeSO4+H2↑ 。
(2)过滤是混合物分离的常用方法,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是 滤纸破损(或仪器不干净、滤液高于滤纸边缘等)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上述反应①②③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① 。
(3)加入过量的硫酸目的是 把氧化铜全部溶解 。
【分析】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从给出的信息中找对应的信息。
【解答】解:
(1)由于前面加入的铁粉过量,所以得到的滤渣含有铁和生成的铜,除去铁可以用稀盐酸或者硫酸(不可以用硫酸铜等,因为生成的铜附着在铁的表面导致无法彻底反应,导致得到的铜不纯),所以试剂A的名称是 稀盐酸,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HCl=FeCl₂+H₂↑或者Fe+H2SO4=FeSO4+H2↑。
(2)过滤是混合物分离的常用方法,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是 滤纸破损(或仪器不干净、滤液高于滤纸边缘等),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反应①为CuO+H2SO4=CuSO4+H2O,为复分解反应;②Fe+CuO4=FeSO4+Cu,为置换反应;③是Fe+2HCl=FeCl₂+H₂↑或者Fe+H2SO4=FeSO4+H2↑,为置换反应。所以①不属于置换反应。
(3)加入过量的硫酸目的是把氧化铜全部溶解。
故答案为:
(1)稀盐酸,Fe+2HCl=FeCl₂+H₂↑或者Fe+H2SO4=FeSO4+H2↑。
(2)滤纸破损(或仪器不干净、滤液高于滤纸边缘等),引流,①。
(3)把氧化铜全部溶解。
【点评】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扑捉的有效性。解答的问题实际上与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供的是情境,考查基本知识。
14.(6分)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D (填字母)
A.高锰酸钾     B.汽油    C.面粉         D.白糖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C (填字母)。
A.烧碱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浓硫酸
(3)如图1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 甲  (填“甲”或“乙”)。
②某同学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溶液,在A、B、C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B (填字母)。 向溶液C中再加入25g甲,充分搅拌,恢复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8.6% (结果精确到0.1%)。
③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 乙 (填“<”、“=”或“>“)。
【分析】(1)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以及溶液的颜色进行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浓硫酸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进行分析;
(3)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高锰酸钾溶于水,溶液显紫色,汽油、面粉难溶于水,白糖溶于水,溶液显无色,故选:D;
(2)氢氧化钠、浓硫酸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所以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C;
(3)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甲;
②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时20g,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溶液,在A、B、C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B,A、C是不饱和溶液,向溶液C中再加入25g甲,充分搅拌,恢复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8.6%;
③降低温,甲物质会析出晶体,乙物质不会析出晶体,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故答案为:(1)D;
(2)C;
(3)①甲;
②B,28.6%;
③>。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②氯气Cl₂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O2;   猜想二:该气体为Cl2;猜想三:该气体为 O2、Cl2 。
【实验探究】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用排水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        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 不变蓝 。        猜想一成立

②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        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 三 
成立
【反思与评价】有同学认为实验①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氯气会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H2O═HClO+HCl 。
【拓展应用】
(1)二氧化锰不仅能做催化剂,还可以做反应物,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2H2O+Cl2↑,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4 。
(2)该反应进行一小段时间后就不再产生气泡,此时反应物还大量存在,兴趣小组同学猜想是盐酸浓度变小了,造成反应停止,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该猜想是否正确 向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加入浓盐酸并加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
【注意:若答对以下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3)将(1)中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5%的过氧化氢溶液,发现产生大量气泡,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滤液中的什么物质催化了过氧化氢分解,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不写出现象及结论)。
猜想一: 盐酸 ;猜想二: MnCl₂ ;
设计实验: 分别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并分别加入五滴盐酸和五滴MnCl₂溶液,用带火星木条检验,观察现象 。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和碘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碘,碘能使淀粉变蓝色。
【解答】解:【猜想与假设】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猜想一:该气体为O2;   猜想二:该气体为Cl2;猜想三:该气体为O2、Cl2。
故填:O2、Cl2。
【实验探究】
用排水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蓝;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说明气体中含有氧气、氯气,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用排水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        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蓝。        猜想一成立

②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        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三成立
【反思与评价】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O+HCl。
故填:Cl2+H2O═HClO+HCl。
【拓展应用】
(1)MnO2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锰元素的化合价为+4。
故填:+4。
(2)实验方案:向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加入浓盐酸并加热,如果产生大量气泡,说明猜想正确,如果不产生气泡,说明猜想不正确。
故填:向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加入浓盐酸并加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3)猜想一:盐酸;猜想二:MnCl₂;
设计实验:分别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并分别加入五滴盐酸和五滴MnCl₂溶液,用带火星木条检验,观察现象。
故填:盐酸;MnCl₂;分别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并分别加入五滴盐酸和五滴MnCl₂溶液,用带火星木条检验,观察现象。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计算题(本大题包含1小题,共6分.)
16.(6分)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现有含1.6kg硫酸铜的工业废液,加入铁粉回收铜,请计算:
(1)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2)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
【分析】(1)纯净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2)根据硫酸铜的质量,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消耗铁粉的质量即可。
【解答】解:
(1)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40%;
(2)设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为x
Fe+CuSO4═Cu+FeSO4
56  160
x   1.6Kg

x=0.56Kg
答案:
(1)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2)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为0.56K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6-15 20:50:02 | 只看该作者
下载链接 2019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二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rar (200.23 KB, 下载次数: 556)
    打开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公众号“czwkzy”,关注初中微课资源公众号,   免费获取解压密码      如已关注,请进入“初中微课资源”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更多教学资源,免费、持续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00: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