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楼主 |
发表于 2020-6-14 10:49:37
|
只看该作者
81.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下列关于气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B.气质由血型决定
C.气质影响个体的职业选择 D.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气质差异进行教育
8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气质的特点。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它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它依赖于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影响气质的因素很多,既有先天的遗传因素,又有后的环境因素,概括起来,主要受生理遗传因素、性别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围产期因素以及不同文化背景、地区和种族因素的影响。不只是由血型影响,所以B项说法错误。
【难度系数】★
【知识点】普通心理学-个性心理-人格-人格结构-气质-气质的概念
82.妈妈问9岁的小敏:“假如A
A.多维思维 C.去自我中心 B.可逆性 D.具体逻辑推理
8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具体运算阶段的特点。A多角度思维就是儿童逐渐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B去自我中心。这一阶段儿童逐渐学会从他人的观点看问题,逐渐认识到他人持有和自己不同的观点与想法,进而能接受他人的主张或者修正自己的想法。C随着对可逆性的理解,儿童能在心智上抵偿发生的变化。例如儿童知道自己有个哥哥,那他就是自己哥哥的弟弟。D具体逻辑推理是指离不开具体事实的支持,只能将逻辑运算应用于具体的或观察所及的事物,而不能把逻辑运算扩展到抽象概念之中。本题为理解类考点,考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题干中小敏无法思考ABC谁大谁小,但母亲拿妈妈、爸爸和大伯这样的具体事物举例,小敏就懂得了,因此属于具体逻辑推理的特点,因此选择D。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心理学-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与教育-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83.小明每周都会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小结并进行分析,找出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从而进行改进学习,这属于( )。
A.自我认识 B.自信 C.自我体验 D.自我调控
8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自我意识。A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想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C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D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题干中找自己的问题与不足,进而改进学习,其改进属于调控,故选D。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心理学-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社会化发展与教育-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含义-自我认识
84.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是( )。
A.巴弗洛夫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埃里克森
8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行为主义各理论的代表人物。A巴甫洛夫提出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B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试误)而形成的,因此他把自己的观点又称为试误说。C斯金纳是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的理论也是建立在动物学习实验的基础之上的,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D埃里克森提出社会化发展理论。故选A。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心理学-学习的基本理论-一般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二、多选题
1.学校要坚持系统设计,整体规划育人各个环节,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 )。
A.全科育人 B.全面育人 C.全程育人 D.全员育人
1.【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基本原则。坚持系统设计,整体规划育人各个环节的改革,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所以本题选择ACD。
2.《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根据( )制定本法。
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答案】A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依据是宪法和教育法。
3.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 ),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A.学习 B.培训 C.合作 D.流动
3.【答案】B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4.《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学校不得有以下哪些行为( )。
A.组织同学进行社会公益劳动 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C.对犯错的同学予以批评指正 D.选用未经指定的教科书
4.【答案】B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七条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二)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三)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四)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5.教育法规有( )、( )、教育作用和保障作用。
A.指引作用 B.监督作用 C.评价作用 D.管理作用
5.【答案】AC。解析:(1)教育法规具有指引作用
教育法规的指引作用指教育法规体现了国家教育部门发展的目的、政策,指引人们按照国家的目的和要求开展教育活动。教育法规是国家统治阶级统治意志的体现,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向各种社会团体和个人宣传的教育规定和指示,明确要求各有关机关、团体和个人必须执行这些条文。(2)教育法规具有评价作用
教育法规的评价作用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教育法规具有突出的客观性。教育法规是针对所有人和所有机关的,任何组织和个人的教育活动或教育行为都是以教育法规为准绳的。二是教育法规的评价具有普遍的有效性。只要人们的行为进入教育法的范畴,教育法规的评价对他们来说就是有效的,如果不想受到法律的制裁,他们的行为就必须与教育法一致。(3)教育法规具有教育作用。教育法规的教育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国家把人们对教育的普遍要求凝结为稳定的教育行为规范,并向人们灌输这些规范,使其内化为人们的教育思想意识,借助于人们的教育行为使其得以传播。第二,通过教育法规的实施从正负两个方面对人们产生教育作用。从正面来看,教育法规对合法的教育行为的保护和鼓励,对本人和他人与激励和示范作用;从负面来看,教育法规对不合法的行为的制裁就会警告本人和他人,如果再做此类行为也同样受到惩罚。(4)教育法规具有保障作用。教育法规的保障作用是指教育法规保障各种教育主体的教育权利得到实现,教育义务得到旅履行,从而使教育活动有效进行。就教育权利来说,国家的教育管理权、人民的的平等受教育权、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权等,如果没有教育法规的保障就不可能顺利完成。
6.下列属犯法行为有( )。
A.教师适当惩罚学生 B.教师采用各种方法体罚学生
C.教师私拆、私扣学生的信件 D.教师批评犯错误的学生
6.【答案】BC。解析:AD选项中教师是正当行使教育教学的权利,没有违反法律规定。而B选项中教师体罚学生,违反了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C选项教师私拆、私扣学生信件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属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7.下列行为中没有违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是( )。
A.某小学将学习成绩垫底的学生开除
B.父母逼迫19周岁的女儿嫁给一外地人
C.某营业性舞厅领班让17周岁的小明进入舞场
D.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老王不让自己的儿子上大学
7.【答案】B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BD选项中的子女均已超过18周岁,不属于未成年人,故而不适用于未成年人保护法。而且D选项中大学已经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
8.《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
A.学费 B.校服费 C.杂费 D.住宿费
8.【答案】A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9.小张今年14岁,父母以家穷为由,让小张辍学,父母违反了( )。
A.教师法 B.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9.【答案】C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三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10.教师应履行的义务有( )。
A.放弃休息时间为学生补课 B.制止有害学生的行为
C.尊重学生人格 D.维护学校周边治安
10.【答案】B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1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家长不能赶鸭子,教师不能、学校不要烤(考)鸭子,学生就不会变成板鸭子,因此就学校做好的工作包括( )。
A.更新教育观念,全面贯彻D的教育方针
B.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创设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
C.加强素质教育宣传,创造实施素质教育的氛围
D.重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1.【答案】ABCD。解析:本题强调的是字教育过程中,要进行素质教育,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更新教育观念,贯彻D的宗旨,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宣传,提升素质教育氛围,重视课堂改革,促进效率不断提升。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学-教育目的-我国的教育目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概念-自然素质
12.师者人之楷模,由于青少年学生具有( )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A.自律性 B.向师性 C.模仿性 D.可塑性
12.【答案】BC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自身的特点。学生具有向师性。学生入学后,会自然地亲近、信赖、尊敬甚至崇拜教师。模仿性,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模仿性强,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重大的影响。学生具有可塑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形成时期,各方面尚未成熟,具有很大的潜力,具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特点。因此选BCD。青少年学生不具备自律性,相反,他们具有依赖性。学生多属未成年人,还不具备完全独立的生活能力。A选项,说法错误。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学-学生与教师-学生-学生的特点
13.教育对生产力促进作用的特点是( )。
A.周期性长 B.周期性短 C.发效性迟缓 D.发效性快速
13.【答案】A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对经济具有周期长、发效性迟缓的特点,因此在处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时,既要考虑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实事求是地追加教育投资,发展教育事业;同时要克服只顾眼前短期经济利益,忽视教育对经济作用的长期性、迟效性作用的特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与经济的关系。AC项正确。
【难度系数】★
【核心考点】教育学-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4.以下观点属于个人本位论的是( )。
A.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制定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制定的
B.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C.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潜在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潜能得到发展
D.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存在,因为不管从哪个方面看,我们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
14.【答案】ABC。解析:个人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充分发展个人的潜能与个性,智育社会的要求是无关紧要的。他的主要观点有:①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制定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制定的。②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③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潜在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潜能得到发展。D选项属于社会本位论的观点,不符合题干。故选择ABC。
【难度系数】★
【核心考点】教育学-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概述-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个人本位论
15.以下关于我国学习发展历程表述正确的有( )。
A.《钦定学堂章程》是我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只颁布未实施
B.《奏定学堂章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始实施的学制,是近代学制的开端
D.《壬戌学制》是以美国为蓝本编写的学制
15.【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属于识记类考点。《钦定学堂章程》是我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只颁布未实施,A选项正确。《奏定学堂章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始实施的学制,是近代学制的开端,故B选项表述错误。《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故C选项表述错误。《壬戌学制》是以美国为蓝本编写的学制,D选项表述正确。故选择AD选项。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学-教育制度-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钦定学堂章程
三、简答题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参考答案】
1.马斯洛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他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包括(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2.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两种类型:“匮乏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
所谓“匮乏性需要”,也叫缺失性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指人在满足这些需要的时候,完全依赖于外界。
所谓“成长性需要”,包括自我实现的需要(七种层次理论还包括认知理解需要和审美需要)。是指不回避挑战,甚至刻意追求挑战;不回避紧张状态,甚至刻意保持适度的紧张状态。成长性需要被自我实现的趋向所激发。
3.马斯洛认为,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按层次逐级递升,一般情况下,当某种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如“衣食足而后知荣辱”。但这种需求层次的等级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人会在低级需要尚未得到满足之前,去寻求高级需要(如自我实现的需要)。
4.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难度系数】★
【知识点】心理学-个性心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表现
2.【参考答案】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学-教育与人的发展-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
3.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因素
3.【参考答案】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人们的教育思想(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学-教育目的-确立教育目的的因素
4.简述德育规律的相关内容
4.【参考答案】
(一)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
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
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2.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
(二)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1.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2.活动和交往中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学-德育-德育规律
5.简述后进生的个别教育工作
5.【参考答案】
(1)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3)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4)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5)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学-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
6.什么是动作技能,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经历哪四个阶段。
6.【参考答案】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操作活动方式。如骑车、绘画、体操、跳舞等都属于操作技能。操作技能的表现多种多样,但都是借助于肌肉、骨骼的动作及相应的神经系统活动来进行的。
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经历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和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心理学-技能的形成-操作技能的形成与培养-操作技能形成阶段的理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