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老师经验分享 超长假期,我的网课教学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19 08:0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个月的线上教学,或许可以说是我语文教学生涯中一段令人难忘的时光了。即将复学之际,回顾这段特殊的经历,就自己在网课教学期间的一些做法简略进行总结。

1、制定公约,要求在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网课背景下的班级管理、课堂教学虚拟化,看似散落各地,但又是统一的整体,然而,虽说是一个班集体,却又极容易人心涣散。对象是一群小学生,就更是如此。所以,统一思想、制定公约是首要。在网课学习正式开始前,我就学生的作息时间、学习状态、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预习、听课、作业等提出要求,与家长和同学们达成共识,保证学生的延迟开学期间的学习质量。

2、家校携手,达成共识

网课学习上课内容和往常一样,但上课的质量却极容易受影响,自律的孩子会越学越好,而不自觉的孩子会被远远落在后头。尤其是有的孩子父母要上班,上课期间只有一个人在家,自律就更难得了。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在疫情期间特别多,基本上每周一篇推送到家长群中,使家长与孩子重视起来,创造一个良好的网课学习环境,鼓励家长引导孩子自我探索、认真学习,使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中担当积极的角色。让每一个学生在隔空管理的状态下,通过结合多方力量协作,提高自律性,学生争当“网课优等生”。

3、借力同步课堂,用好截屏与暂停

“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期间,省教育厅投放了一些名师的同步课堂,这各平台特别好,重点突出,紧扣要素训练点,学生们能近距离的听到名师的课,我们也能很好的向名师学习。这次名师课堂录播课是无生授课,我们的孩子要怎么跟得上?我自己先试着听了一节,觉得一定要配合我们的讲解才能适应我们的学生,暂停键就帮上了大忙,需要做练习的时候、需要提问的时候、需要强化知识的时候、需要补充知识或习题的时候。停并不是慢,而是让孩子们不流于.上课形式,把基础打扎实。

课堂教学时间是短暂的,我在和学生一起听课,记听课记录的同时,会对幻灯片关键页面、板书、习题练习进行截屏,课后把截屏连同作业要求、课堂笔记一起发送给学生,便于学生复习。

4、一课两研,稳扎稳打

新的教学形式,我们每个人都是新手,群策群力是我们适应并进步的做好方法。名师课堂,不仅把老师从直播教学的忙乱中解放出来,更重要的是呈现出名师教学的高端与实效。依托名师课堂,但并不是说老师不用备课了。根据名师课堂课表,我们会在提前一天下午对第二天的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重点不在备教学流程,而在于教材分析,吃透教参,研讨课文要素训练点,课后题的落实。第二天,同步听课后,进行第二次课后教研,针对课堂教学重点、学生作业布置优化设计、教学内容辅导、练习、延展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心中有数。提高网课学习效率。

小组的线上教研每天集中两次,然后就是有问题随时教研,,

5、作业反馈,及时督促

作业是检查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之一。然而线上批改作业可谓繁复、耗时。虽说已经明确告知学生,开学后要检查延学期间的所有作业,但经验告诉我,不可以不相信学生,但也不要对所有学生抱有太美好的期望。适时的检查作业,适当的监督是必要的。网课公约中要求每个学生每天都提交作业,我每天及时批改反馈,作业争取不过夜。复工后,部分家长下班时间较晚,相应延长作业提交时间,第二天早上进行二次补改。优秀的作业及时在交流群公布,出现共性问题及时在群里进行纠错及二次教学。对于一些交作业不主动的,主动联系家长,了解情况,也可以改变作业检查方式。

6、依托超星校园学习通,增加自主阅读实效

    网课学习中,自律性一再被凸显,按照名师课堂课表安排,每天下午都会有半个小时的自主阅读时间,怎么让自主阅读读起来,读进去是一个问题。除了每天的家长签字外,我还依托超星校园学习通,对二年级下期的必读书目进行阅读指导。首先,制定阅读计划,三周读完一本书。如果没有纸质书,在学习通平台上有电子书直接推送给家长。精选导读微课和学习通上的阅读课程发送给学生。学生完成阅读后,完成平台上的阅读测试,监测阅度质量。然后借助我们《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笔记》上面的表格工具,引导学生阅读与思考。比如在二年级下册《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一书就可以借助表格“认识人物”,让学生从这本书中选择一个人物形象借助表格工具进行思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3 22: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