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幼儿美术教育随笔 ——读《创意写作业》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0-5-8 18:59
标题:
幼儿美术教育随笔 ——读《创意写作业》有感
今天看到一篇《“创意写作业”被罚!值得所有老师、家长反思…》的文章,感触很深。文章里有两幅图片,是孩子将枯燥的抄写变得有创意(将文字的上下连在一起写)的作品。当这个作品上交给老师时,国内的孩子被老师重罚重写100遍,老师还写上“偷工减料、态度不端正、严罚”的评语,当家长也被叫到学校时,孩子的妈妈不仅赞同老师的看法,回家后还让孩子罚站了1个小时。然而当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国外时,国外的老师却被这作品逗笑了,写下了“有趣、有创意、高效”这样正面鼓励的评价。孩子的妈妈看到后,不仅没有批评孩子,甚至把作品发到朋友圈,并评论到:孩子总能把事情变得有趣。
一样的作品,却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的。正如文章中所说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个“原创件”,但是中国的老师、中国的家长更多的是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把孩子变成千篇一律的“复印件”。看到这,我最先想到的就是我们幼儿园的传统美术教育。传统的美术教学中,为了让孩子画的更好,我们会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逐步教孩子们画一些事物的图像,例如最基本的是在轮廓内涂色:我们一开始就会要求孩子只能将颜色涂在轮廓里,孩子也会认真的执行大人的命令,但从此他们不会自己去探索和尝试;再如:我们习惯把思维局限在事物本身特征的大框里,画天空都用蓝色、画太阳都用红色,也把这种思维贯彻在孩子身上,如果孩子把太阳画成绿色,我们还会纠正孩子的错误。可孩子的想象力是很丰富奇特的,也许他将太阳画成绿色的原因是给太阳穿了一件绿衣服,因为大人的反驳,让孩子从此不敢再想象、不敢再创造。所以孩子的作品大都是画着一棵大树、三角顶的房子、角落上画个太阳,蓝天、白云、小鸟、蝴蝶和地上的小草、小花,还有圆形头加三角形身体组成的各种人物形象。所不同的只是在画面上进行了不同的组合,或者画面上的物体多一些或少一些,都是雷同的画面,缺少了孩子自发的想象和表现。
《指南》中艺术领域的目标清楚地指向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感受与欣赏、二、是表现与创造,并将培养幼儿艺术的兴趣、支持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作为核心内涵,这是对传统美术教育的否定。艺术是一种表现性的活动,有着很多的想象创作空间,是让孩子表现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而不是表现画画的技能。照着大人的统一要求作出的作品,那叫复制,而不是表现。所以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孩子的绘画技能被训练得很好,但一旦让他感受和想象就没辙,什么也表现不出来,发出“我不会画”的声音,也导致了这些孩子的作品缺乏感知和想象,不会具有表现力。所以,在日常的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们要为孩子提供轻松快乐的活动氛围,充分考虑到孩子的自主性,给予孩子充分表现的空间,允许孩子的个别差异、以及个性化的出现。我们要以孩子的眼光去欣赏他们的表现与创作,理解孩子那独特的笔触下隐藏着的天真活泼、生动稚拙的美。对孩子的艺术表现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或者简单的用对与错、好与坏来评价孩子的想法,更不能为追求的“完美”而对孩子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至于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绘画是艺术的摇篮,绘画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专注力,增加幼儿的色彩辨别能力和幼儿的审美能力,也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绘画的好处还有很多很多。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扩大孩子的自由想象创作空间,促进孩子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掘孩子内在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潜能,增强其表现力和创造力,为将来无限的发展创造可能。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