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飞逝,转眼又到了月末,留下的是一页页的培训笔记,翻看之余,惊喜的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已经收获满满,本月的培训都有哪些收获呢,请看我细细道来。
第一周主要进行了幼小衔接培训。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有很大差异,怎样将这种差异对幼儿的影响降到最低,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并不是现在社会上幼小衔接班能够完成的,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不但不能完成这种蜕变,还会对孩子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因此在幼儿园我们就要注意的对孩子正确的幼小衔接教育,首先是家长观念的转变,钱志亮教授为我们梳理的很清楚,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幼儿园幼儿进入小学之前到底需要哪些能力准备等等,不但为我们与家长沟通提供了依据,在我们教师教育幼儿、做好幼小衔接方面也提供了方向支撑,详细的八大能力分类,对于我们教育幼儿、观察幼儿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钱志亮教授的入学准备八大能力包括视知觉、听知觉、直觉转换、运动协调性、数学准备,语言沟通、学习品质、社会适应等。这些在我们指南纲要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内容,在我们教学中除了可以参考指南纲要要求之外,也可以在观察幼儿的过程中回看对应我们记录的这些八大能力,给予幼儿更准确清晰的判断与评价,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从而促进幼儿更进一步的发展。比如班里有些幼儿听觉听完故事很容易忘掉,家长回家问在幼儿园都做了什么,学了什么,幼儿回答不上来,这是可能就是听觉记忆能力较弱,老师就可以建议家长引导幼儿复述讲的故事等等。
第二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包括幼儿园户外环境和区域环境。首先是材料的投放,我们应关注材料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丰富多样的材料,才有更多自由组合和创想的空间,为幼儿持续深入探究提供依据,比如班里美工区,为幼儿提供毛根、果壳、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等一系列丰富的材料,孩子们尝试将毛根剪断,当做绘画作品中的花茎,让画面更有立体感,用毛根、剪纸制作小红旗并在旗帜上装饰漂亮的图案等等,这些都依托材料的丰富多样的性。再次,材料的投放以低结构、高开放度为主,更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挥,比如上学期班级中投放的雪糕棍、各种果壳、豆子,以及我们建构区的建构材料等等,都属于低结构高开放度的材料,孩子们在游戏时都乐此不疲,游戏的持续性时间较长,在今后的材料投放中我们依旧要注意这些材料的投放。再次是教师的生成与预设,这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考验,不但需要教师能够细致观察,还需要老师高超的教育智慧与创意,来引起幼儿思考,并深入进行活动,案例中关于“树叶”的预设与生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映像,对此,我觉得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做一个细心观察的老师,对于观察的内容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多积累有关教育的案例与经验,应该会对自己有更多帮助。最后,区域材料投放的层次性,要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性,这也是我们投放材料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毕竟每个孩子的能力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活动中保证孩子自主自选,同时教师也要保证孩子有适合自己的材料可选。
第三周幼儿园区域游戏、户外游戏的培训。区域材料的投放应该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小班幼儿投放材料时注意趣味性和角色性,中班幼儿注重合作性和操作性,大班幼儿注重探究性和拓展性等等,这样针对性的投放更有利于幼儿幼儿能够在原有能力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发展。户外游戏的一物多玩也使我们的思路更为开阔,在锻炼幼儿各项能力的同时,也为我们深入挖掘游戏材料提供依据。最后,总结的民间传统游戏,不需要很多的游戏器材,却能够无限的欢乐,对于我们来说,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第四周户外活动的开展,首先我们需要熟悉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走、跑、跳、投、平衡、投掷等不同能力的对应发展水平,然后根据本班幼儿实际情况设计户外游戏活动,对于小中班的孩子来说,设计游戏的情境能够很好吸引幼儿活动的兴趣,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则要加入竞赛性质的游戏了,实施户外活动时,同样也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只有提前预设好游戏的名称、目标、内容,带领幼儿活动时才能够更加顺畅。
反思中提升的是老师的思想层面,更重要的是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