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和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23 01:17: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临安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

B.南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C.中国在宋代就实现了现代化

D.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2、如图两幅示意图反映的变化是(  )



A.商品经济发展

B.耕地面积增加

C.海外贸易兴起

D.经济重心南移

3、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

①发明了造纸技术②打破了“坊”、“市”的界限

③ 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④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叙述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

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④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

A.两汉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B.东晋南朝时期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C.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赶上北方     

D.宋代我国经济重心正式转移到南方

6、某套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一课应出现在下列哪一单元中?(  )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C.《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D.《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7、“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水利兴修和 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材料表明江南地区“情况逐 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  )

①中原人大量南迁②社会比较安定③统治者的重视④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逐渐融合是促进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以下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

①北魏孝文帝学习汉族文化,加快了北方民族的融合

②唐太宗完善了科举制,为社会发展选拔更多人才

③契丹政权吸收中原先进农耕文明,减轻人民负担

④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与海外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指(  )

A.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

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C.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10、某同学选用下面两幅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据地图内容判断,该同学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A.西汉推进大一统

B.唐朝“和同为一家”

C.两宋民族政权并立   

D.元朝拓展疆域

11、一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下图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                               B                              C                     D

12、《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

A.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

C.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            

D.明代社会开放,文学兴盛

13、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城市出现了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瓦子”。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秦朝

B.宋朝

C.隋朝

D.汉朝

14宋元时期中国社会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下列史实能反映这一时代景象的是(   )

①鉴真六次东渡,传播佛教文化②辽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

③创立科举制度,重视人才选拔④黄道婆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某主题研究性学习而搜集材料整理制作的图表。



读表后,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

A.人口大量南迁

B.宋朝社会生活

C.经济中心南移

D.苏杭生活富足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材料三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这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杨亮《海上新“思路”》

(1)材料一 图A中宫殿占地广阔,表明城市           职能突出。图B城市商业功能增加,城内瓦子(瓦舍)盛行,主要原因是         ;           族建立的金政权,1127年攻破东京,北宋灭亡。由图A到图B表明我国古代政治中心逐渐             转移,以此同时,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你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并分析其没有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

②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对外活动与近代欧洲的不同之处。

我选做:(  )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应如何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参考答案



1---5 D D D A D

6----10 C A B B C

11---15 D C B D C

16、

(1)政治;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女真;由西向东.

(2)①丝绸之路是在汉武帝和张骞等推动下形成的,范围是亚非欧,从军事路、外交路发展为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以经济交流为主,互利互惠,持续时间长,是长达千年的中西交通要道;中国社会是自然经济,不是商品经济,中国以友好往来为目的,不是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②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的海上贸易网络,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各国文化交流与和平交往的通道;中国对外开放、友好往来、平等贸易,欧洲则是海外扩张、武力征服、抢占世界市场、发展资本主义.

(3)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应该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坚持合作共享的发展理念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5 03: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