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有一个说法,”如果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对于大多数还缺乏一定自制力的孩子来说,总会不经意间在网络中沉迷,迷失在各种信息的诱惑力。
最主要的,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还缺乏信息处理能力,也由于猎奇心理,很难把握住自己登录网络的初心和目的,会莫名奇妙地花了很多时间而没有融入自己的真正的学习,同时也不由自主地衍生一种懊悔和无所事事的心理,以及难以名状的焦虑和孤独心理。
而因为疫情的持续,限于”停课不停学“,乍然间要给学生进行网络辅导学习,不得不通过网络架起彼此的联系,给每个孩子一部手机,甚至为了便于师生间网络学习互动,甚至还需要多个电子媒体,如果孩子缺乏自律,再加上长时间网络隔离,缺乏面对面的人际交际,并且限于有些学生缺乏家长的有效关注,更容易陷入自我的迷离。鞭长莫及,有些孩子成为唤不醒的孩子,让老师感觉到难言的伤不起。
所以,从线下教学到线上教学,再回到线下教学,我们不仅要面对学生无形中已造成的分层问题,对于有些孩子真的需要“零起点”教育,还要面对学生对网络依赖的焦躁心理,以及难以言表的一种回归群体的各种情绪调理。
鉴于此,面对疫情还没有完全散去,大面积复学之际,我们要换个角度思考接受实际,肯定我们曾经做过的努力,既承认线上教育对于有些孩子的不力,更要看到这是一种摸索和学习,作为一种课题研究成果,不同形式的成果和经历。
我们要将返校复学衔接方案做细,要平稳过渡,一手继续抓防疫,一手查漏补缺,在保证学生健康的基础上,进行学情分析,尊重“零起点教学”,尽可能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差异,弥补网络教学中的不足,有效梳理和检测学生网络学习成果。早谋划,按部就班,重视复习与新授课的有机穿插,既保证课堂的有趣,还要照顾到学生心理相容的心许。
要有针对性地按照网络教学时提的要求进行落实,比如笔记等整理,并通过结合学校定的资料使用,分课时进行检测,保证每节衔接课有测有评,并因材施教地布置不同的作业,保障学生结合自身差异相应地提升,因人而异,有效进行差异教育补给。
可在复课之际的一定课时里,每课时可以按照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课时模块化处理,先尝试(使用学校订的材料有选择的筛选习题评估),再反馈核对,激励性评定,最后有机拓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学在当下的信心和士气。
总之,要立足学情,用接受现实的心态带领孩子不仅进行心理状态的调整,还要进行学习方式的适应,用班级归属感彼此呼应,相互支撑,用自我价值观的认同,贯彻责任和使命召唤,明确学习是一生最美的延承。引领孩子正确对待过去,在反思和总结中重新燃起完善自我的动力,强化适者生存,学无止境的勇气,相信努力,相信明天,春深几许,情深几许,爱和包容永远是创造奇迹的秘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