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几何时,我们的教学步伐变得越来越快,每天一节数学课,总是安排得满满当当,总是认为时间不够用,当下课铃响之时,总是遗憾自己还有几道题没有讲完……
而这次疫情,却给了我们更多的放慢脚步倾听学生的时间。
每天守在电脑前,除了上课和备课的时间,其它时间我都在同学生打交道,等待学生上传作业,检查反馈完之后等待学生的二次、三次的订正,日复一日,在这种工作模式下,除了日益见长的信息技术水平,我还总结出了一些和平时教学不一样的方法。
有人说,我们现在的线上授课模式就像做报告,老师在电脑这端讲,学生在电脑那端听,沟通师生联系的是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就是以教师的讲为主,又怎样实现和学生的互动呢?因为网速问题,我们不敢使用连麦,会卡顿的比较厉害,而且连线还会耗去很长的时间。我也尝试过让学生发语音,不过感觉效果还是不好,抛出一个问题,当要求某个学生做准备后还需等待很长时间,往往他们的声音还特别小,播放时其他学生根本就听不清楚。于是,现在做的最多的就是让学生直接用文字在对话面板上回复,幸亏我们的学生比较大了,电脑使用水平比中低年级的学生要高一些。
除了上课时简单的进行互动之外,我和学生更多的交流是在课下,利用小组学习群对学生的作业逐一进行反馈,而学生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也会在群里跟我交流,或者单独问我。在这个过程中,我在思考的是:如何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呢?从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认识》开始,我尝试根据学习内容让学生加入到小老师的队伍中来,有时是作业中的比较难理解的题目,有时是对某个知识点的讲解,有时是动手操作的题目……小老师的选择也是有技巧的,第一次我是指定的小老师,这两个小老师是我所教的两个班中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由他们开始,能更好地给其他同学进行示范。后来,从小组长中选择,遇到有合适的题目时会在组长群中征集小老师,先让学生主动报名,没有人主动报名时才会再动员某些学生去当小老师。这样几轮下来之后,我发现有的学生已经受到影响,变得更为积极主动了。比如我们班的杨婧熙同学,每次见到有挑战性的题目时,会自己主动录一段讲解视频发给我,让我看一看,当我肯定她讲得很好,并告诉她可以采用后,相信孩子是特别有成就感的,而她的讲解也让我这个老师感到特别欣慰。有一次我看到她录的视频中算式出来后,答案随之就跳出来了,感觉很惊讶,还请教了她是如何做到的,自己也当了一回学生,这种感觉很不错哦!
而今天,评讲完试卷之后,又到了布置周末作业的时间,我的决定是:让学生观看《开讲啦——丘成桐》这个视频,这是自己在搜索别的教学视频时无意中看到的,是关于当代数学家丘成桐的演讲节目。自己看过之后,感觉很有价值。作为一般人,很多人都会认为数学学起来很难,那么在数学家的眼中呢?他又是怎样学好数学的?对于数学学习,他又会给我们什么好的建议呢?希望学生看过之后会受到启发。第二项作业,观看完视频后,我要求学生自己录制一个一到两分钟的小视频,内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选择:(1)说一说自己认为怎样才能学好数学?(2)你认为数学最有趣的地方是什么?(3)你认为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视频讲解内容任选其一,也可以三个方面都涉及到,还可以是自己关于数学的其它方面的见解和感受。)你们认为多数学生会选择哪个问题来回答呢?我想这个答案目前是未知的,不过从现在已经提交的两位同学的视频已经初见端倪了,一个男生选择的是讲数学的有趣之处(这个学生是我的数学课代表),一个女生选择的是学好数学的方法(这个学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特别积极当小老师的杨婧熙),她的视频估计是结合课件讲的,还加入了对数学家丘成桐的介绍,小老师当得有模有样的!还有一个学生,学习程度中等,还没有发视频,但是先给我发了一条信息:老师,那个丘成桐爷爷好厉害!我的回复是:加油!
写到这里时,我想我初步设想的目标应该是可以实现的。放慢教学的脚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多留给学生一点儿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感受更多的数学的魅力,体验数学的趣味性,相信我们的学生就会慢慢减少对数学的畏惧,在数学学习中变得更加自信。这是我的初衷,也会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