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新湘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第6课《风来了》教案教学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20-4-1 16:47
标题:
新湘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第6课《风来了》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风来了
科 目 美术 年级 三年级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学生逐渐能够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周围的事物,并能凭记忆表达自己的感受,还能加以想象,这对学生的绘画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体念美术的乐趣,表现自己对风的感受、心情,通过用线条来描绘对风的形体特征画法和表现风的感觉,抓住吹风过后的惨境来进入情感教育的渗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寻找、观察、体会等丰富学生对风的感知,了解风的形成和风的特征。
三、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的语言、想象能力和探索自然的兴趣,表现身边的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难点: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大胆地、创造性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图画纸,勾线笔
教学过程《风来了》教学活动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1.听风
师:今天有位特殊的客人,要来这里做客,大家想知道她是谁么?
生:想…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竖起小耳朵,仔细听一听,它来了…(课件播放风的声音)
师:大家听出它是谁了吗?
生:风…
师:是呀!我们每天都跟这位朋友碰面,那么本节课我们就来画一画和它在一起的情景。打开课本第四课《风来了》
(板书:风来了)
教学活动2
2.看风
(1)师:我们每天都和这位朋友见面,你了解她吗?知道她是怎样形成的吗?
生:自由回答。
课件演示风如何形成,师讲解。
(2)师:自然界的风有哪些种类呢?
生:微风、大风、龙卷风…
师播放课件,学生欣赏图片,归纳总结风的种类。
(板书:微风、大风、台风、龙卷风)
教学活动3
3.表现风
师:风是通过外界事物的变化表现出来的,请你想象一下,当风来临时,我们人物身上会发生什么变化?在下雨刮大风时,我们必须打着伞,那么走路会有什么感觉呢?谁来想象一下,我这儿有一把伞,谁来表演一下。
师:他们演的真棒!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感谢他的表演。让我们再来看一看风中人物的变化。(课件出示图片)
师:再发挥想象,当狂风来临时,我们周围的事物的形态又会有什么变化?(课件出示图片)并在小纸上选一张画出来,我请四位同学上来画。
师:你们画的真棒。
教学活动4
4.画风
师:风的形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只有在风吹来的时候感受到它的存在,大风刮来时,可使旗帜朝一个方向狂舞,可使花草树木朝同一方向弯折,可使头发朝一个方向飘起,凶猛的暴风和龙卷风还夹着呼啸,给人们带来恐惧和灾难。那么,我们怎么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风来了呢?
教师师范。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画风?现在让我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和这位朋友相处的情景。在作业纸上大胆地画一幅风来时的画面。
学生作画,(课件出示作业)。
教学活动5 5.评风
作业展评:挑选具有代表性(好、中、差)共3张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感觉欣赏 。
师:同学们,你认为哪幅作品很好地表现 风?为什么?
生:自由点评。
师总结: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很出色,大家能认真地完成作业。有的同学想象力很丰富,大胆表现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的同学画出了自己的生活感受,那么神奇的大自然变幻无穷,让我们每天仔细地去体会每一寸阳光、每一缕微风,因为生活就这么美好!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20-4-1 16:48
教学目标 1、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2、培养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
2、运用线条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
2、运用线条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教学准备 教具:PPT、各色粉笔、黑板
学具:纸张、水彩笔
学生分析 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能够关注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和现象,本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平时学生就积累了一些关于风的感性体验和一定的理性分析,并能对常见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和简单的描绘。这些都为这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材分析 本课《风来了》即以生活中学生常常遇到的风为内容题材,让学生回忆各种各样的风刮起时所见到的情景与不同的感受,并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材注意到学习活动开展的层次关系,从风的形式到物的反应,再经想像提高到追求一种有意义的表现逐步推开,为教学提供了清晰的路线。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情境导入 通过多媒体播放风的声音,让学生听,引入课题《风来了》。
感受风、发现风 1.让学生想想,现在你可以怎么来制造风。
2.通过什么感觉到了风,及对风的感觉。
了解风 一.通过向学生提问了解风的形成、风的形成。
风是由云冷热分布不均而产生空气流动而形成的,有微风、大风、狂风、龙卷风等
二.通过学生自己讲述来了解不同季节风的感受。
春天—温暖 ,夏天—凉爽,秋—有些凉,冬—冷
三.让学生观察、回忆,并在小组内讨论,风来时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四.学生和教师一起归纳风来时物体形态的变化。
1.周围景物的变化:花草树木随风倾斜摆动
2.人物的变化:
(1)人物头部,强调头发的飘动或帽子飞起来。
(2)人物身体,强调衣服的飘动,饰物随风飘扬。
(3)人物的手,捂头或捂住衣服,用力抓住手中的物品。
欣赏作品,学习用线条表现风 1.欣赏画家陈龙、周若兰的作品《阵风》,和学生一起分析作品,强化学生记忆。
2.欣赏教材,学习用线条表现风的感觉,并且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用线条表现风。
通常用相似方向飘动的弧线、旋转的涡状线表现风
3.再次总结表现风的方式。
(1)线条来表现风的飘动、旋转、迅疾和方向;
(2)通过物体形态的变化来表现风
尝试画风 1.出示书本上的几幅画,让学生说说在微风、大风时,他们表现出的是什么样的。
2.请学生选择其中一幅进行练习,体现出风来时方向的变化。
3.出示学生的练习作业,请学生观察作业中物体发生的变化,及出现的错误。
4.欣赏非常优秀的学生作品,再次体验风来时不同表现形式。
作业要求及指导表现 1.作画要求:
(1)大胆的表现对风的感受。
(2)使画面中的人和物在风的作用下体现方向的一致性。
(3)不必画太大的场景,以免影响作品的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
交流评价学生的作业 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让学生试着自评、互评,并且教师进行总结。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20-4-1 16:48
《风来了》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版美术教材第六册第四课《风来了》,我主要从教材、教学过程、教法学法这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来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神奇的大自然变幻无穷,我们每天亲近她,细细地体味着阳光、冰雪、风雨、雷电带来的温暖、寒冷、凉爽与震撼。本课即以学生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风为内容题材,风既能给人类带来凉爽也能带来灾难,还能运用于生活中,例如风能发电、风能路灯等,所以本课在于引导学生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同时,让学生回忆各种各样的风刮起时所见到的情景与不同的感受,并能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即通过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对自然界的感知,所以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绘画课。三年级学生逐渐能客观的、实事求是地认识周围事物,并能凭记忆表达自己的感受,还能加以想象,这样对学生绘画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料对教学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像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难点: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大胆地、创造性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二、说教学过程
所以,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感受体验——记忆交流——尝试训练——创作表现——交流评价——拓展延伸
(一)、感受体验
1、(出示风车)请个别同学玩小风车的游戏。提问:是什么让风车转动起来呢?(回答:风)板书:风
2、提问:那么你们知道自然界的风是怎么形成的吗?(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并回答,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风的形成过程。将美术学科和自然学科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文化情境,增加了文化含量,激励他们探索自然)板书:来了
(二)、记忆交流
1、讨论:你曾经遇到过什么风?你发现了什么?(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有深刻与肤浅的区别,认识得越深刻对其表象和反馈就越细腻、具体。本环节力求挖掘学生的深层记忆,并让其全方位认识风,强化学生的感受。)
2、蓝猫也遇到了风,看看他的经历吧!(播放蓝猫遇台风的卡通片段,在原有的生活经验上,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3、风来到我们的世界,身边的物体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来看看自然界的风吧。(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刮风时各种物体形态的变化,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培养学生观察力,为尝试训练环节做好了铺垫。)
(三)、尝试训练
1、当风来到我们的教室,老师手上的树枝会有什么变化呢?(让学生分组比赛试塑造塑料树枝,并进行指导。)
2、当风吹过这里,它们会有什么变化呢(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副画,试着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刮风时这些物体的变化。)
3、我们的画家也画了一幅有关风的作品,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幅画那些地方很好地表现了风呢?(回答:服饰、头饰、头发、帽子等)
4、有个小朋友他也画了一幅,你认为它画出风的感觉了吗?(没有)怎么修改呢?(请个别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四)、创作表现(知识的学习与积累的最终落脚点是通过创造和表现得以提升,表现的过程是练习的过程,更是创新的过程;是知识应用的过程,也是学习检验的过程。)
1、欣赏作品,提出问题:这些作品中有的不仅画了物体的变化,还画了一些线条,这些线条表现的是什么?(回答:风)那么我们也可以把我们的作品加一些这样的线条,增加画面效果。
2、师出示一张画,师生互动,添加线条,强调油画棒水彩画的方法。
3、提出作业要求: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想象画一副与风有关的画,注意画出风来了的感觉,可以用线画风增加画面效果。
(五)、交流评价(没有评价的学习过程就象没有罗盘的航行,正确的评价能使我们明确与目标的差距。)
1、自我评价:认为自己画出风的感觉的同学将画贴在黑板展示区。(发挥主动性)
2、学生互评:你认为哪副画有风的感觉?(是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
(六)、拓展延伸
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既给我们带来凉爽也能带来灾难,人们还利用风能发电、设计风能路灯等,所以只有好好的利用风,利用自然万物,我们才能与自然和睦相处。(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探索,为学生养成健全的心智)
三、说教法、说学法
我采用活动教学法,强调学生自己动手,例如我让学生玩风车、塑造树枝,这样将单纯的技能学习变成有趣的竞赛活动,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发挥其主动性。
我还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刘海粟说过“艺术是熏出来的”。给学生艺术的情境与氛围是成功的美术课堂的一大要素,大量的图片的展示,是把学生带入意境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方法之一,更是为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所以我充分运用了此法,如向学生展示大量的“风”的图片、美术作品,并始终以“变幻之风”音乐作为背景,给学生创设了“风”的情境。
另外我采用演示法,如安排了小训练,让学生找出作品中需要修改的地方,还有将画添加线条增强画面效果环节,跟学生一起互动等,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而且还提高了绘画水平。
为了改变他们的学法,我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和比较,例如我不是先教用线画风,而是在学完画物体的变化以后欣赏一些作品,再引导他们总结出“用线画风增加画面效果”的方法,这一方法的改变能关注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够提高学生作业的水平。
我还改变了学生的绘画工具,采用油画棒水粉画的方式,这种体验丰富了学生的绘画表现方式。
五、小结:
这堂课,我注重营造学习氛围,广泛运用多媒体,将学生的体验和活动贯穿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也变得格外生动、有活力。
以上是我对这堂课的理解,还有不足之处请多指教。谢谢!
(湘版美术教材三年级下册《风来了》)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