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7课《雕塑之美》教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3-30 15:0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雕塑之美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内容,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古今中外杰出的雕塑艺术作品,对雕塑这一艺术形式有所了解,初步学习欣赏、分析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研究和对比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欣赏评述雕塑作品活动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语言、特点、分类和材料等,了解雕塑的审美特点
情意:初步学习分析和鉴赏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能用历史的、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各具美感的雕塑艺术。
能力:通过对中外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的欣赏,提高美术鉴赏力,加深对雕塑艺术的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成就
难点:了解不同时期中外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
学习材料:
图片、雕塑作品、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雕塑:
1. 师:老师放短片:石刻和泥塑的制作过程,请学生仔细观看,猜猜他们在干什么?用的是什么材料?生:观看
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的说说什么是雕塑。
2.通过教材第32页,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师生共同看书生:说
(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雕塑)
3.出示课题
二、了解雕塑:
1.分类:
1)师:出示两件关于“马”的雕塑作品,请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比较、观察它们的视觉效果有何不同?生:比较、观察、感受、发表感想
2)师总结圆雕与浮雕区别。
3)分析学生自带的和书中的雕塑属于哪种雕塑。生:互相、观赏
(意图:创设真实的空间,让学生在看、比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分析,了解雕塑的形式并从中感受雕塑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材料:
1)通过触摸真实的雕塑感受材料的材质特点。
2)课件出示多种材料制作的雕塑,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说出来。
(意图:从身边的雕塑入手,结合课件,使学生在触摸、比较中了解雕塑作品的材料的多样性)
3.作用
1)学生观看生活照片。
2)课件出示家乡的雕塑,师生共同欣赏 师适当解说
a.老虎滩公园雕塑
b.海之韵广场雕塑
c.星海广场雕塑
(意图:围绕学生熟悉的雕塑展开,让学生了解雕塑在人们生活及生存的环境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欣赏雕塑,了解欣赏的方法
1.课件出示:《卢舍那佛》《人首翼牛》《和平》《蒸蒸日上》《女人座像》《红蓝黑》让学生猜一猜:哪些雕塑是古代的?哪些是现代的?
学生说,师总结
(意图:区分古代和现代作品,以便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雕塑作品)
2.赏析《人首翼牛》
1)学生初步观察作品
2)教师简介《人首翼牛》
3)师生共同总结欣赏的方法。
生:谈论回答。
教师板书:作品时代、观察作品、对作品的评价、个人感受……
(意图:让学生了解欣赏雕塑的基本方法)
3.赏析《卢舍那佛》
1)组内根据同学课前收集的资料讨论、交流。(2分钟)
2)汇报
3)拓展古代雕塑。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补充(课件补充)
(意图:通过中西古代雕塑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4.课件出示:《和平少女》《蒸蒸日上》《女人座像》《红蓝黑》
1)教师课件出示问题:对比古代与现代雕塑作品,在造型、材质、放置的地点有何不同?
2)打开教材分组欣赏、讨论(每组都有一个欣赏提示,由组长带领同学进行分析)
3)汇报
(意图:通过古代与现代雕塑的对比让学生了解现代雕塑的艺术风格)
四、体味雕塑:
1)课件:希腊奥运会开幕式的一段表演,巧妙地让真人装扮成雕塑的样子,让我们联想到古希腊的雕塑艺术,艺术与体育的完美碰撞带给我们的是视觉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2)让学生模仿真人雕塑并出示模仿规则。
3)学生模仿,教师拍照。
(意图:让学生切身体验雕塑的美感,在模仿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五、延伸:
1)课件出示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罗丹艺术大师的照片及代表作
2)课件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雕塑作品
六、结束语:
在生活中如学校、社区上学的路上一定还有很多雕塑艺术品,希望同学们能把它进行拍照或写生和同学交流欣赏,相信你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感触,美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发现它、关注它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21: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