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文本的阅读
广东省珠海市金鼎中学 胡 勇
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曾在一次课后点评中不无深刻地指出:“对文本本身读不进,读不深,读不透,无论对执教者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缺憾。”确实,在新课程背景下,不少老师热衷于在备课时制造所谓的“亮点”:或多媒体肆意渲染,或滥用表演放羊讨论,或满堂“人文”比较拓展……大量的精力花在吸引学生的“看点”上,而缺少了对课本深入细致地研读。教师的浮躁带来的必然是学生的“喧哗”,在课堂上天马行空,热热闹闹的背后是语文书被搁置一边“语文味”的越冲越淡,是语文课“静气”的荡然无存,是学生思维的浅化与弱化……长此以往,说“语”将不“语”,并非危言耸听。
要改变教师课堂上千篇一律的提问和应答方式(提问:“你喜欢哪一段,为什么?”应答:“回答的真不错,真好,来点掌声!”),改变教师在课堂上无所作为的尴尬境地,教师本身对课文的探究能力,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力至关重要。佛曰:“一朵花里显真性,一粒米里看世界。”语文教师如果具备较强的文字敏感力,能从文本中一个字一个词出发,挖掘出整个课本的意蕴,也就能够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引领学生走入语文的深处,真正创造出“心动的课堂”。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一直较为注重对文本尤其是对构成文本的文字的揣摩与推敲,因而也有一些自己的发现,现在写出来,以飨读者。
一、从“酒酣”看晏子的机智
教学《“晏子使楚”两则》,把握晏子的思想性格是重点。如何把握?教参上较多的是从分析晏子和楚王的言行入手,对则对矣,全则全矣,但总让我感觉有点流于肤浅,像是在贴标签,第一则这么学,第二则还这么学吗?
我再一次深入研读课文,忽然“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这句看似平淡简单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前面针对齐国和晏子的外交阴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边晏子已经到了,楚王赐酒,无疑是笑里藏刀,风暴之前暂时的平静。果然“酒酣”之时,风波骤起“吏二缚一人诣王”,齐王还假惺惺地问:“缚者曷为者也”,演双簧的差吏心领神会,马上就说“齐人也,坐盗”,齐王就逼视晏子:“齐人固善盗乎?”国家荣辱,万千压力涌集于同样处“酒酣”中的晏子,且看他如何应对?
于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就从“酒酣”两字入手,引领学生走入文本,设身处地的想象晏子面临的凶险境况。我首先与学生明确“酒酣”即酒喝得最痛快的时候,然后让学生想象如果你在“酒酣”之时会怎么样,学生对此有各种各样的假设;接着我进一步的启问:“在‘酒酣’的情况下,如果你面对楚王的‘逼视’会如何?而文中的晏子又如何?这说明了什么?”学生有的说晏子在“酒酣”的情况下,能说出这番义正辞严生动形象的话无疑说明他非常机智善辩;有的说他在“酒酣”之时,其实也是处处留心的,并没有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说明他时刻注意维护国家尊严;有的说他“避席”目的是为了醒酒,巧妙的逃脱了楚王的逼视,赢得了说话的时间……
学生的思维燃烧起来,但我并不满足,而是不失时机地“火上浇油”:“楚王设计的阴谋为什么要选择在‘酒酣’之时进行,而不选‘酒初’或‘酒后’?”学生又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结论比较一致:楚王是精心设局,意欲凌辱晏子及楚国,楚王的阴谋更从反面衬出了晏子的品格。
问题似乎圆满解决,然有学生对文字的探究欲罢不能,他们提出:“晏子是如何在‘酒酣’之时能一眼识破楚王的阴谋”这个问题我并未准备,但我并不心慌,而是顺来一手:“是啊,楚王如此精妙的圈套怎么会被晏子一眼看穿呢?是不是这个圈套也有破绽呢?你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这个破绽来呢?”学生的探究能力超乎我的想象,很快就找出“齐人也,坐盗”这句话露出了马脚,要说得天衣无缝一点应是“坐盗,齐人也”,只是差吏在当时情况下演穿梆了,被晏子一下看穿。
就这样,师生间通过“酒酣”一词的合作探究,不仅把握了文章内容认识了晏子的爱国与机智,而且获得了一种较高层次的语言思维锻炼,对学生的阅读和作文都有了一些很好的启示。
二、从花木兰的名字看花木兰的品性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与想象,花木兰传统孝女与巾帼英雄的形象,已从《木兰诗》中走进学生的心间,但学生有了鲜明的印象,并不等于不需要收拢作结。如何在整体上把握木兰的形象?我设计了以下一个问题,我说:“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大孝女我们的女英雄,名字有什么特点啊?”
课堂又进入了另一个高潮。学生们马上发现“花—木—兰”其实是三种植物的名字。当大多数同学正为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时,已经有一些文字功底较好的学生举手发言:“老师,我觉得花木兰的名字可以从直观上看出她美好的品性,你看‘花’是娇美的,木兰返家后的表现不就是一个娇美活泼的大姑娘吗?‘木’是正直的,她在战前战时都显得那么坚毅那么勇敢,在站后又能够不慕富贵,不就体现了她的正直吗?‘兰’质朴善良,香气远播,木兰的品格上的香气至今沁人心脾呢?”
我还说什么呢?要做的只是鼓掌,然后把学生的发言形成板书。
板书:
花:(孝女:娇美,活泼)
木:(英雄:坚毅,勇敢,不慕富贵)
兰:(人:香泽千年)
以上二例是笔者在不长的教学生涯里在语文稻田中收捡到的几粒稻米,然而通过对这些具体而微的小稻米的触摸推敲,却让我感到了语文的饱满与结实。
“打铁还需本身硬”,教师要引领学生语文素养有较大的提高,自己就要多读多写多思多问,从构成学科的“语”和“文”两字多下功夫,因为“思想在没有找到合适的文字表达前,一切都是模糊的。”
“吟安一个字,拈断几茎须”让我们效法古人的钻研精神,在平常教学中多“咬文嚼字”,培养自己的文字敏感力,也许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片课改的美丽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