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2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肥沃的土壤》教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11:5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土壤和生命
肥沃的土壤

一、教情分析: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知道死了的动植物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由此建立腐殖质的概念。同时,知道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蚯蚓等动物的作用,确立土壤和生命密切相关的意识。让学生亲历成肥的全过程,又是培养学生恒心和毅力的大好时机,从而达到“坚持长期持久观察,在科学学习中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关爱生命”的目标。
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土壤的常见成分,知道了土壤里能生长植物,土壤里有一些其他杂物,蚯蚓生长在土壤里等等。土壤里面能够长出各种各样的植物,在孩子的眼里,是土壤里的肥料使植物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因此,探究土壤里的重要组成物质——腐殖质,就成为本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是腐殖质,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变成的;
2.知道一些动物的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3.建立腐殖质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带领学生体验探索土壤的整个过程;
2.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能够制作肥料袋;
3.能够用图画或文字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坚持长期观察,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探究态度;
2.使学生意识到土壤和生命密切相关,愿意亲近土壤,关爱生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关于土壤,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侦探,查一查土壤里能长出各种各样植物的原因。

(二)探索土壤
1.室外活动:带领学生采集土层。
讨论:我们将去干什么?要注意些什么?
活动:分发工具,和学生一起到室外(花圃、菜地)采集土层带回教室。
2.室内活动。
探索枯死的植物变成了什么?
观察采集到的土层,你发现了什么?
大家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让我们一起再去“考察”一下其他地方的土层吧。(教师分发其他地区的土层标本)
观察不同地方的土层,你又发现了什么?
你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一下,枯死的植物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交流。
【评析】给孩子一个空间,给孩子足够的时间,给孩子一个自由表达的机会,就可以充分展现他们对问题的思索。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最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观察中学会推理,从推理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正是这一活动设计的目的。
探索动物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3.谈话:在有的小组同学挖到的土层中,我们还发现了一种小动物。这种动物身体细长、很软,它没有眼睛,在泥土里生活,下雨的时候会爬出地面,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
教师出示昆虫饲养盒,里面是自己几个星期前培育的有蚯蚓开垦痕迹的土壤。
学生观察,并说说看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像这样颜色发黑、潮湿肥沃、蚯蚓喜欢生活的土,我们称之为含有腐殖质的腐殖土。什么是腐殖质呢?
讨论:有人说蚯蚓是“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这是为什么呢?
4.小结:蚯蚓在土壤里不仅可以松土,还可以制造肥料,使其生活的环境更肥沃,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蚯蚓是益虫,我们要保护蚯蚓。
讲述:其实,在土壤中还有一些动物,对土壤的肥力有较大的影响。
【评析】动物对土壤的形成、发育、物质循环、肥力演变等有较大影响。因而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土壤动物,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益虫的保护意识,连接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

5.做肥料袋。
谈话:枯死的植物到底到哪里去了?蚯蚓对土壤有什么影响?你们愿意亲手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吗?
讨论如何设计实验。(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教师启发对比实验的做法)
学生动手制作肥料袋。
同桌为一对比小组,依据讨论结果做肥料袋。
教师巡视,适当地给以必要的指导。
整理桌面,清理桌上残留物,填写观察和制作记录。
教师提示:
把塑料袋的口封好。
填好标签。
本实验需要三个星期的观察,每周观察一次,记录观察结果。每次观察时,要上下翻动土壤。
实验结束后,把蚯蚓放回到它的生活环境中去。
【评析】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亲眼看到腐殖质的形成过程,从而验证假设。因此在动手前要给学生留出思考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在头脑中先做一回“实验”。在学生讨论和思考的同时,教师加以适时地引导,使学生了解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

(三) 延伸活动:管理肥料袋
谈话:我们从现在开始,每天都要介入这个实验的管理、观察和记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哪些困难?应该怎样来解决?
【评析】科学不仅是知识,还是一种方法,一种精神。现代科学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通过对肥料袋管理过程中会面临困难及解决方法的讨论,可以使学生从中逐渐领悟到科学精神并将其进行内化,培养学生探究的恒心和毅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11:52:39 | 只看该作者

3、肥沃的土壤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土壤与生命》中的第3课。本课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知道死了的动植物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由此建立腐殖质的概念。同时,知道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蚯蚓的作用,确立土壤和生命密切相关的意识。让学生亲历成肥的全过程,又是培养学生恒心和毅力的大好时机,从而达到“坚持长期持久观察,在科学学习中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关爱生命”的目标。
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土壤的常见成分,知道了土壤里能生长植物,土壤里有一些其他杂物,蚯蚓生长在土壤里等等。土壤里面能够长出各种各样的植物,在孩子的眼里,是土壤里的肥料使植物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因此,探究土壤里的重要组成物质——腐殖质,就成为本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本着“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根本”的理念,以“解放孩子”为目标来引导学生学习本课,“解放孩子的眼睛”,让孩子多看一看——发现问题;“解放孩子的大脑”,让孩子多想一想——讨论猜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孩子多做一做——实验验证;“解放孩子的嘴巴”,让孩子多说一说——得出结论。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里,教师都以灵活的、综合的策略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新,激发学生学习的创,使课堂教学充满快活,实现鲜活,展现灵活。
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是腐殖质,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变成的;
●知道一些动物的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建立腐殖质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带领学生体验探索土壤的整个过程,体验科学的研究从问题出发——观察研究过程——解决问题;
●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能够制作肥料袋;
●能够用图画或文字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坚持长期观察,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探究态度;
●使学生意识到土壤和生命密切相关,愿意亲近土壤,关爱生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谈话:关于土壤,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2.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
3.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侦探柯南,查一查土壤里能长出各种各样植物的原因。
二、探索土壤
(一)室外活动:带领学生采集土层。
1.讨论:我们将去干什么?要注意些什么?
2.活动:分发工具,和学生一起到室外(花圃、菜地)采集土层带回教室。
(二)室内活动。
1.探索枯死的植物变成了什么?
(1)观察采集到的土层,你发现了什么?
(2)大家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3)让我们一起再去“考察”一下其他地方的土层吧。
(教师分发其他地区的土层标本)
(4)观察不同地方的土层,你又发现了什么?
(5)你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一下,枯死的植物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6)学生讨论、交流。
2.探索动物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1)谈话:在有的小组同学挖到的土层中,我们还发现了一种小动物。这种动物身体细长、很软,它没有眼睛,在泥土里生活,下雨的时候会爬出地面,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
(2)教师出示昆虫饲养盒,里面是自己几个星期前培育的有蚯蚓开垦痕迹的土壤。
△ 学生观察,并说说看到了什么。
△ 教师小结:像这样颜色发黑、潮湿肥沃、蚯蚓喜欢生活的土,我们称之为含有腐殖质的腐殖土。什么是腐殖质呢?
△ 学生读一读课本第11页左下角的一段话。
(3)讨论:有人说蚯蚓是“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这是为什么呢?
(4)小结:蚯蚓在土壤里不仅可以松土,还可以制造肥料,使其生活的环境更肥沃,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蚯蚓是益虫,我们要保护蚯蚓。
(5)讲述:其实,在土壤中还有一些动物,对土壤的肥力有较大的影响。
(6)让学生阅读课本第10页的小资料。
3.做肥料袋。
(1)谈话:枯死的植物到底到哪里去了?蚯蚓对土壤有什么影响?你们愿意亲手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吗?
(2)讨论如何设计实验。(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教师启发对比实验的做法)
(3)学生动手制作肥料袋。
△ 同桌为一对比小组,依据讨论结果做肥料袋。
△ 教师巡视,适当地给以必要的指导。
(4)整理桌面,清理桌上残留物,填写观察和制作记录。
(5)教师提示:
△ 把塑料袋的口封好。
△ 填好标签。
△ 本实验需要5个星期的观察,每周观察一次,记录观察结果。每次观察时,要上下翻动土壤。
△ 填好比较表。
△ 实验结束后,把蚯蚓放回到它的生活环境中去。
三、延伸活动:管理肥料袋
谈话:我们从现在开始,每天都要介入这个实验的管理、观察和记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哪些困难?应该怎样来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11:52:51 | 只看该作者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肥沃的土壤

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土壤的常见成分,知道了土壤里能生长植物,土壤里有一些其他杂物,蚯蚓生长在土壤里等等。土壤里面能够长出各种各样的植物,在他们的眼里,是土壤里的肥料使植物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因此,探究土壤里的重要组成物质——腐殖质,就成为本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本着“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根本”的理念,以“解放孩子”为目标来引导学生学习本课,“解放孩子的眼睛”,让孩子多看一看——发现问题;“解放孩子的大脑”,让孩子多想一想——讨论猜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孩子多做一做——实验验证;“解放孩子的嘴巴”,让孩子多说一说——得出结论。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里,我一直以灵活的、综合的策略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充满快活,实现鲜活,展现灵活。
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使学生知道死了的动植物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由此建立腐殖质的概念。同时,知道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蚯蚓的作用,确立土壤和生命密切相关的意识。让学生亲历成肥的全过程,又是培养学生恒心和毅力的大好时机,从而达到“坚持长期持久观察,在科学学习中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关爱生命”的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11:53:04 | 只看该作者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肥沃的土壤

一、课程标准:
1.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2.能倾听和尊重其它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3.能设计不用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
4.尊重证据。
5.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二、教学目的:
(一)过程与方法:
能够制作肥料袋,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法记录下来。
(二)科学知识:
知道死了的动植物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
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知道什么是腐殖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坚持长期观察,有持久性。
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三、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1.观察不同肥力的土壤
2.探究蚯蚓对改善土壤的作用
3.了解表层土是怎样形成的
4.讨论动植物在土壤里变成了什么
5.制作肥料带

四、学习成果评价
(一)概念发展
1.知道死了的动植物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
2.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3.知道什么是腐殖质。
(二)探究能力:
1.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2.能够制作肥料带,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3.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法记录下来。

五、教学材料:小铲、塑料袋、吸管、土壤、果皮、蔬菜

六、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师生互动的目的        教学反馈
集中话题        植物喜欢在什么样的土壤中生长知道吗?
什么是肥沃的土壤呢?今天一起来研究
板书课题        激发兴趣
明确研究内容       
探索和调查        通过观察不同地方的土壤,你会发现什么?
枯死的植物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引导猜测:动植物对土壤肥力是否产生影响?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肥沃的表土层的形成过程是什么样的呢?
教师出示树上的图并用投影仪打出来。组织学生讨论、汇报。
教师小结形成过程。
你们想亲自看看表土层的形成过程吗?
我们可以怎么做?
解释:腐殖质
讨论肥料袋的制作方法。
有同学想把动物放在里面,估计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你们想用什么动物?为什么?
应该如何观察?

        引导发现土壤有肥沃和不肥沃的差异











亲手实验,了解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建立腐殖质的概念。





认识蚯蚓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回顾和解释        提制作肥料袋的要求:能长期观察并记录。        养成长期观察的好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11:53:16 | 只看该作者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土壤与生命
肥沃的土壤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是腐殖质,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变成的;
2.知道一些动物的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谈话:关于土壤,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2.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
3.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侦探柯南,查一查土壤里能长出各种各样植物的原因。

(二)探索土壤
室外活动:带领学生采集土层。
1.讨论:我们将去干什么?要注意些什么?
2.活动:分发工具,和学生一起到室外(花圃、菜地)采集土层带回教室。
室内活动。
1.探索枯死的植物变成了什么?
(1)观察采集到的土层,你发现了什么?
(2)大家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3)让我们一起再去“考察”一下其他地方的土层吧。
2.探索动物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1)谈话:在有的小组同学挖到的土层中,我们还发现了一种小动物。这种动物身体细长、很软,它没有眼睛,在泥土里生活,下雨的时候会爬出地面,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
(2)教师出示昆虫饲养盒,里面是自己几个星期前培育的有蚯蚓开垦痕迹的土壤。
△ 学生观察,并说说看到了什么。
△ 教师小结:像这样颜色发黑、潮湿肥沃、蚯蚓喜欢生活的土,我们称之为含有腐殖质的腐殖土。什么是腐殖质呢?
△ 学生读一读课本第11页左下角的一段话。
(3)讨论:有人说蚯蚓是“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这是为什么呢?
(4)小结:蚯蚓在土壤里不仅可以松土,还可以制造肥料,使其生活的环境更肥沃,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蚯蚓是益虫,我们要保护蚯蚓。
3.做肥料袋。
(1)谈话:枯死的植物到底到哪里去了?蚯蚓对土壤有什么影响?你们愿意亲手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吗?
(2)讨论如何设计实验。(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教师启发对比实验的做法)
(3)学生动手制作肥料袋。
△ 同桌为一对比小组,依据讨论结果做肥料袋。
△ 教师巡视,适当地给以必要的指导。
(4)整理桌面,清理桌上残留物,填写观察和制作记录。
(5)教师提示:

(三)延伸活动:管理肥料袋
谈话:我们从现在开始,每天都要介入这个实验的管理、观察和记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哪些困难?应该怎样来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2 20: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