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记与万里长城那个于中国来说那个更为中国,我认为是后者——刘小川
中国历史漫长而悠久。中国很很早就有记载自己民族历史的优秀传统。而《品中国文人》这本书就是尝试着从中国历史上各大文人的角度来描绘和勾画出那个时代的脉搏。同时也是从一个现代人的角度为我们解读出来属于他自己的情感和见解。
曹雪芹追目谢灵运,他的生存方向是清晰而明亮的。他的一生,通过《红楼梦》向我们显示了两个不同的生活方向:精英文化和世俗文化,完美的将二者融为一体。曹雪芹为千红一哭,呕心沥血,油尽灯枯。文化是民族的根。文化有尊严,人才能活得有尊严。
曹雪芹让人感到无限钦佩的是他的感受生活的能力,数十个阶层的生活,几百种场景,他都有着感同身受的感觉。没错就是感觉。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任何文学创作都脱离不开生活。而曹雪芹在纸上日复一日描写的生活有着回流的渠道,有枝干,有叶脉。曹雪芹早年的生活,潜伏于直觉之下。写作是创作亦是重构。所谓重现的时光就是重构的时光。
曹雪芹的血脉中流淌着庄子、曹植、阮籍、陶潜、杜甫、李贺、苏轼、李清照……伟大的作家,始终眺望着前辈,辨认着先贤。曹雪芹的高明处,却是把我们的目光放在茫茫雪地上,有空反色。由大梦的终点返回大梦,重新打量人的生存,尤其是女性的生存。他带着我们步入虚无,又从虚无重返人世。这一去一反并非无用功,它使生存的诸环节,毕现纷呈。
刘小川先生在《品中国文人》一书中写到,曹雪芹这个豪门子弟,忍受身体的饥饿创作,是“为了在纸上过日子”。这句话,直击灵魂。一直以来,对于教书,我是尽心尽力。可是现如今的情况却是认真的受苦楚。所以这半年来我的育人生涯一直是苦大于乐。长期处于这样的焦虑症中,有很多情绪都无法排解。然而当我与文字相约前行后,今年这一个月在纸上的日子也让我的心情平和顺遂了许多。是的写作是为了在纸上过日子。语言,是存在的家。它,存储了生活的全部记忆。
“顶级艺术,源于生命的巨大落差。”这是小川先生对曹雪芹创作根源的探究。曹雪芹的人生轨迹,具体细节无从考察,但大体方向还是有迹可循的。从风光无限的世家子弟,到举家食粥的落魄公子。这个巨大的落差,带给曹雪芹巨大的生活这么,然而却也是这巨大落差,使得他的生命与天地同辉。所以,生活所有的给予,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大观园里百花艳,怎敌风霜刀剑残?
行行情泪流不尽,缕缕香魂离恨天。
芹溪沥尽心血著,脂砚斋评纸上谈。
华夏文明五千载,红楼一梦亿万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