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阅读题类文阅读-11 白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3-15 01:4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类文阅读-11  白桦
已是傍晚,荨麻上……
【俄】叶赛宁
已是傍晚,荨麻上
闪着( )的露珠。
我站在大道旁,
倚靠着一棵柳树。

( )的月光
倾泻在我家房顶。
远处不知哪里,
传来夜莺的歌声。

既温暖又惬意,
仿佛围着冬天的火炉。
白桦亭亭玉立,
如一根根高大的蜡烛。

而在树林的尽头,
在远处的河对岸,
一个( )的更夫,
敲着( )的梆点。
(选自《叶赛宁诗选》上海译文出版社)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困倦  沉闷  皎洁  晶莹
2. 这首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和         。
3.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在这幅画中,有诗人 、        、        、        、        、        等,请给你脑海中的这幅图画起一个名字吧                 。
4. 结尾处描写更夫敲着梆点,更突出了乡村傍晚的               。
5. 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置身于乡村童话般的世界中,充满了诗人的挚爱,请从诗中选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进行展开补充至三四句话,意境不变。
                                                                        
                                                                     
【参考答案】
1. 晶莹 皎洁 困倦 沉闷  
2. 拟人  比喻
3. 月光、柳树、夜莺、白桦、更夫、河、屋顶等    乡村入暮图
4. 宁静恬美
5. 略



咏水仙
【英】华兹华斯
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
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
突然我看见一大片鲜花,
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
它们开在湖畔,开在树下,
它们随风嬉舞,随风波荡。

它们密集如银河的星星,
像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
它们沿着海湾向前伸展,
通往远方仿佛无穷无尽,
一眼看去就有千朵万朵,
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

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
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俏;
诗人遇见这快乐的旅伴,
又怎能不感到欣喜雀跃;
我久久凝视——却未领悟
这景象所给我的精神至宝。

后来多少次我郁郁独卧,
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
这景象便在脑海中闪现,
多少次安慰过我的寂寞;
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
我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
(选自《情感的流淌 名家诗歌 外国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1.照样子,写一写。
无穷无尽(ABAC式):           、          。
粼粼湖波(AABC式):           、          。
2.诗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此外文中还运用了      、      修辞手法。
3. 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   
B. 表示意思的递进   
C. 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4.第一、二节通过诗人对水仙的描写,表达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5.请谈一谈你读了这首诗的感受吧。
                                                                  
                                                                     
【参考答案】
1.人山人海、尽善尽美  皑皑白雪、郁郁寡欢
2. 拟人 使形象更加活泼可爱  比喻 夸张
3. C
4.惊喜欢愉,在诗人的心中水仙代表了自然精华,是自然心灵的美妙体现。
5.示例:这首诗给我的感觉是清新、美丽、愉悦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30 09: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