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用数对确定位置(2)》教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3-12 10:1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二课时  用数对确定位置(2)

学科                                             年级      班级      
课题        用数对确定位置(2)        课型        
课时                主备人                责任人                审核人        
学习
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由用语言描述到在方格图中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过程。
2、能在方格图中用数对表示位置,知道数对与方格图中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了解平面上点的位置都可以用数对来表示,初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学习
重点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由用语言描述到在方格图中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过程。
学习
难点        能在方格图中用数对表示位置,知道数对与方格图中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学习
准备        教材示意图课件







程                自 主 实 践        学习要点与学法指导
        课前
三分钟        说一说游乐场有什么好玩的,玩过什么,感觉怎么样。        
        前置小研究        1.仔细观察,大门和各场馆分别在游乐场的什么位置?
2.能不能准确描述各场馆的位置?能不能用数对表示?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小组  交流        1.出示方格纸上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方格纸上上节课的方格纸有什么不同
2.0在横线上还是竖线上?观察这个方格图,你还发现了什么?
3.提出“用数对表示超级秋千位置”的要求,学生自己写,然后指名汇报,说一说是怎样想的。4.提出:大门的位置用哪个数对表示?        1.给学生充分的表示不同意见的机会。


2.给学生充分的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


3.让学生看一看红红说的话,并判断红红说的对不对。然后指名汇报,重点交流为什么用数对(7,0)表示。
        班级
展示        5.教师简单总结用数对表示大门位置的方法,然后提出:儿童乐园的位置用哪个数对表示?让学生回答。
6.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出其它场馆的位置。然后全班交流,说一说各场馆的位置。
7.让学生观察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格图,讨论:一个场馆的位置能不能用其他数对表示?        通过判断书中同伴说的对不对,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给学生搭一个“梯子”,另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总结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给学生创造“举一反三”解决问题的空间,获得成功的体验。
        巩固
拓展        1.让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中的要求,然后交流。
2.练一练第1题,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变式练习。
3练一练第2题,学生自己完成,然后交流。

4.练一练第3题,        重点说一说每个数对是怎样确定的。
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再由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简单说明用数对表示点的意义。


教师说明题意,学生完成第1题,交流后再讨论第2题,形成共识。
        自主
检测        1.根据下面的信息填空。

⑴李涛所在的位置是第( )列,第( )排,用数对表示是( )。
⑵小明所在的位置是第( )列,第( )排,用数对表示是( )。
⑶张红所在的位置是第( )列,第( )排,用数对表示是( )。
⑷小军所在的位置是第( )列,第( )排,用数对表示是( )。
⑸王浩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8,1),在方格图上写出姓名。
2.右面方格图中表示出下面各点。
A(2,8) B(7,2) C(5,4) D(9,1)
E(5,5) F(8,6) G(1,7) H(3,4)
        
板书设计
                              用数对表示位置
每条竖线和横线都有一个交点,每个交点也可以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方格图中的点与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教学反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0-1 19: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