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庚子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使往年的万家灯火顷刻间暗淡失色,整个城市的上空弥漫着灰色的雾霭。霎时间,人们陷入了恐惧不安。这不安是口罩的脱销;是大街上的空无一人;是人与人之间的远距离。但同时,又有一群人迎着春运的万千车流,抵着内心的巨大恐惧,念着家人的万千叮嘱,英勇地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地奔赴这场迷雾中去,以他们的血肉之躯筑起叫做“守护”的城墙——中国医者。
“不要播我的名字,妈妈看了会担心的。”这是一位24岁护士的请求。在得知武汉疫情之后,她毫不犹豫背起行囊,而身为女儿,她唯一放不下的是家中的母亲。医者,她不畏生死、勇战病魔,这是她自认为应有的凛然正气;女儿,她心系老母、缺席陪伴,这是她所缺席的陪伴与孝道。
一人赴前线,全家静守候。家属们用自己的方式成全在抗战在一线的亲人,这无疑也是抗疫合力中最强大的一股力量。
“我非常担心我的爸爸,我担起家务让他放心。”年仅13岁的姬鹏跃,当得知爸爸要去前线时,毅然收起男子汉的不舍之泪,说:“有我在,爸爸放心”。小小的肩膀扛起了大大的梦想,擦地洗碗、收拾房间、学会煮饭…或许与你我年纪相仿,但他渴望成为像爸爸一样的人民警察,是我钦佩的。我也分明从中看到了爱与希望:有他们在,我们安心,烟花再亮只能照亮夜空,而警灯的闪烁却能温暖人心。
无论是30后还是00后,他们都是一副战士的模样……
“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个孩子了。”2000年出生的刘家怡,是广东省惠州市一名护士。作为方舱医院的“守门员”,她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保障着舱内工作人员的安全。即使被防护服闷得喘不过气来;被口罩勒出了伤痕;心中有着对病毒的恐惧。她依然坚守在方舱医院的门前,以一名战士的姿态去诠释属于自己的使命与责任。我想:此刻,这个年仅20岁孩子,长大了。
从1月18日夜驰武汉至今,钟南山战“疫”已50天,他为疫情奔波的行程满满当当。记录了钟南山院士的日夜奔波,也标注了一名老人的赤诚与勤勉,更见证了一位科学家的家国情怀。无论迎难而上无畏惧,还是马不停蹄赴一线;无论实事求是建诤言,还是呕心沥血做研究……钟老都有国士之风。最新消息显示,在他参与指导下,国际首个非转基因新冠肺炎小鼠动物模型成功建立。这仅是基于公开报道的资料,还有多少付出无人知晓?
回看自己,我能在象牙塔里做些什么?英国作家毛姆所著的《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中说:“一个人若是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就是给自己营造了一座避难所。在书中可以暂时忘却世界中的痛苦,令生命被无限延长”。或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阅读,也是应对疫情的一叶“方舟”吧?
伴随着“移动终端+互联网”的普及化,智能手机,让多数人的阅读习惯从书本转向屏幕,从名著转向爆文;百度、微博、公众号等层出不穷的媒介,几乎取代了书籍,成为我们现代人汲取热点、资讯、知识的主要来源。获取方式的多样化,确实为生活带来许多便捷,不过,我们在微信、微博等媒介上阅读的内容,很多都属于“浅阅读”。这些便捷的媒介虽然能够帮助我们把“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但同时也使得我们越来越盲目(盲目跟风)、散乱(不假思索)。
成长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发散性的内容是可以帮助我们拓宽更广阔的知识域。但去增强理论素养、提高思想水平、完善知识结构,仍是要系统性地对书籍进行阅读。毕竟,我们在系统性阅读某一书籍时的思维强度、思考深度、理解程度,都是“碎片化”阅读所无法比拟的。如果你已经很久没有读完一本书了,是否能够放下手机,尝试去阅读一本书籍,哪怕只有半小时。相信那碎片时间里的你,或会如坐针毡,或会恍然大悟,亦或会重燃初心?
疫情当前唯有读书能使人从容淡定,使人忘却病痛战胜病毒,除了身体免疫力之外,精神免疫力也是强大的力量。当身体中的细胞在与病毒顽强作战时,我相信:书籍给予的力量和希望,能让精神也筑起坚固的防毒之堤。
病毒再凶,打不垮中国医者!疫情再难,打不垮千万英雄!你的样子,我们铭记在心;你的精神,我们传唱;你的勇气,我们发扬。因为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你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
待到春暖花开,待你摘下口罩,请让我看清你的脸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