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波及全国的疫情使各行各业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学校作为人员集中、涉及群体广泛的场所更为脆弱,因此各地基于“停课不停学”的大要求下,根据各地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学生的线上学习。根据身边了解情况,学生的线上学习分为三种:教师直播、教师上传提前录制的视频、借用网络课程。从形式上,我大致给它分为两种:线上教学和网络课堂。我所划分的依据是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时间是否一致。线上教学为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时间一致,空间不一致;网络课堂为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无论是时间和空间上都不一致。基于这样的分法,我有以下思考:
线上教学真的能顺利惠及每一个孩子么? 线上教学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跨地区地进行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它需要教师和学 生同时段借助网络平台和网络及移动终端进行教学。因此,这种教学行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便是网络平台的问题。虽然,互联网+在我国已经轰轰烈烈有几年了,可是教育行业似乎并未跟上步伐。到目前为止,我所了解的官方的网络教学平台好像是没有的。因此,公立教育机构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租用网络平台。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因为,国难当头,是没有哪家公司敢不按要求及时应对急剧增长的用户量带来的技术问题的。第二个问题便是网络。归根结底,教学行为的参与主体是千千万万的一线教师和从懵懂的幼儿到叛逆的少年再到近成熟的青年学子。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巨大,除城区外,绝大部分的农村是不通网络的。要想线上教学顺利进行,就首先要解决网络问题。从新闻看,这个问题似乎解决的不太好:有爬上山找信号的老师、有搬家找信号的学生;然而,能上新闻的毕竟少之又少,比如为找宽带每天大清早去敲别家大门的我。我一直有个观点:教育是良心的试金石。教育行业以沙埋头当鸵鸟、粉饰功劳、掩盖问题如果缺少内心的谴责是仍然可以过得潇洒快活的。第三个问题便是移动终端的问题。其实,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满足孩子上课所需要的移动终端需求的。比如留守儿童、比如多子女家庭;
已经开展几年了的“一师一优课”为什么没能“用兵于危急” ?早在几年前教育部门便开始了“一师一优课”工程,要求在校教师每学年上传一堂录制课,包括教案、课件、教学反思、习题等教学相关材料。在上传材料时,我们会发现这个平台是以各个版本的教材为纲目进行上传的。全国这么教师,每年上传那么多录制课,早该把各个版本的教材的各个课时传遍了。为什么这次遍及全国的疫情,这个平台上的优质资源没能向学生开放呢?
购买已有的商业课程和租用平台进行线上教学哪个更好?从方便的角度来讲,购买商业课程更合适。因为,商业课购买之后很多都是可以下载下来看的。这样不仅节约,而且网络不通的家长可以集中一个时间到有网络的地方把课程下载下来带回去给孩子学习。但有利也有弊:疫情造成的不仅仅是停学,还有孩子对疫情的恐慌,对不能上学的心理不适。这些很显然面对陌生的教师面孔学生是无法安心学习的,冰冷的屏幕也是无法慰藉学生的心理不适的。因此线上教学虽难而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