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6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品赏析—《格尔尼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3-7 01:44: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到作品《格尔尼卡》人们会想到是毕加索的作品,对于他的画面构成和艺术特色以及表达的情感一开始并不是很理解,第一次见到这幅画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当时老师在给我们讲“构成”这节课,他从作者的平生和创作背景给我们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讲完之后有了一个大概的概念,后来并没有再去关注过,近期给学生进行备课,讲解关于“立体主义”一些代表人物和作品,让我重新去了解这位大师,了解这幅画背后的意义。



作品背景:《格尔尼卡》是毕卡索最著名的绘画作品之一。当时西班牙内战中纳粹德国受弗朗西斯科·佛朗哥之邀对西班牙共和国所辖的格尔尼卡城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地毯式轰炸。当时毕加索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委托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西班牙区绘一幅装饰性的画,从而催生了这幅伟大的立体派艺术作品。

时间:1937 年4 月,法西斯空军对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进行了惨绝人寰的狂轰乱炸,把这个西班牙古城夷为平地,约有2800多名无辜居民在轰炸中丧生。闻听这一噩耗的毕加索极为愤怒,在巴黎创作了这幅控诉法西斯暴行,表达对和平向往的反战作品。在这幅画上毕加索综合运用了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等多种表现手法,把战争带给人们灾难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使立体主义风格的反战画作,不比任何一幅写实主义画作逊色。

在画面的最右端,战火烧着了一座房子,一个尖叫的女人仰望着眼前的一切,高举着双手,绝望而无助。接着,窗口伸出一个惊恐的头来,她手上平举着一盏灯,仿佛是为逃难的人群照明道路,更象征着让战争的罪恶大白于天下。在她的下方,有逃难的人;有负伤倒在地上仍手握武器想要继续战斗的人⋯⋯画面的左边一个年轻母亲抱着刚被炸死的孩子,仰天呼号、痛不欲生。她的头顶是一个扭曲的牛头,眼睛错位、面目狰狞、凶狠无比。画面中间有一头四肢不断痉挛、痛苦不堪、惊恐万状的马,这匹马嘴被撕裂,脖子痛苦地扭曲成弓形。按画家的解释,画中的牛代表残暴的法西斯黑暗势力,马代表被战争摧残的格尔尼卡的人民。画面通过这些扭曲和痛苦的象征性形象,对万恶的战争发出了强烈和震撼人心的抗议。

整幅画色彩单调、黑白分明,就如同战地记者从前线带回来的黑白战地照片一样,让人感到触目惊心,烦躁而惊恐。这幅画也因特殊的表现效果,而被人们尊称为“抗议地球上所有战争的永恒纪念碑”。画面上画家运用了多种象征物来表现战争的残酷,关于这一点曾有人问过毕加索,为什么要用这些象征物来表现这个主题呢?毕加索回答说:“我不是超现实主义画家,我并没有脱离现实生活,因此不会用更有文学味道,或者更有诗意的弓和箭头来表现战争,美感固然重要,但是要表现战争,我就一定会使用冲锋枪和炸弹。”所以这幅画充满了画家对祖国人们感同身受的痛苦和同情,更凝聚着对侵略者极端的厌恶和鄙视。

毕加索是欧洲现代美术开创性的一代大师,他虽创立了“立体主义”的绘画风格,但并不囿于此,而是海纳百川地糅合了各个艺术流派的有益成分为其所用。他的艺术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深刻地影响了他以后整个20 世纪的所有艺术流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3-7 01:44:26 | 只看该作者
作品赏析—《格尔尼卡》

运河城实验小学周含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06: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