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9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的思考--舌尖上的防疫战 公筷行动计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3-6 11:05: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戴口罩、勤洗手、少外出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共识。相信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同心协力,一定能战胜这次疫情。同时,这次重大事件也给我带来一些思考。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我们怎样做才能消除更多的健康隐患呢?我们怎样做才能制止有可能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发生呢?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表明,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而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围桌共食、不用公筷的就餐方式也在危及人民的健康,给病毒传播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向公众详解家庭卫生消毒重点时,也强调家庭用餐应使用公筷。

谁敢说自己从没吃过口水菜?仔细想一想,用自己的筷子给他人夹菜、将吮吸过的筷子在菜碟里翻搅、自己使用过的汤勺随手舀汤吹凉喂给孩子......种种用餐习惯,殊不知,给病毒传播提供了最佳条件。近几年,身边被查出体内有幽门螺旋杆菌的亲戚朋友越来越多。这是一种容易引发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疾病的一类致癌物,能导致反酸、口臭和呕吐。这种病菌的一种主要感染方式,就是用餐时的唾液,这也是中国不少家庭“一人得病,全家感染”“办公室常聚餐,6人有5人感染”的重要原因。

除幽门螺杆菌外,感冒病毒、乙肝病毒等都有可能在相互夹菜中传播。

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很多家庭聚集性疫情的发生,都与“共餐”密不可分。正因如此,湖南、海南等地近期已率先发起倡议,呼吁使用公筷、拒绝“口水菜”。

对个人来说,更应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病从口入,养成更加文明健康的就餐礼仪,是每个人都应该从这次疫情中吸取的深刻教训。国内幽门螺杆菌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众多,重视使用公筷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无论是在餐饮场所,还是在家庭聚餐,每个人多用一次公筷,就减少一次病毒、细菌传播机会,我们的公共卫生安全也就多一份保障。我们应树立健康的饮食理念“给人夹菜是好意,没准别人不乐意”“大人筷子喂小孩,病从口入有危害”“备副公筷不费事,病毒上门摊大事”“爸妈咱也换公筷,不会疏远爱常在”“客人来了公筷上,不是见外为健康”。安全用餐非小事,一筷一勺见文明。

中国人围桌共食有着几千年的文化,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提升,中国人应全面响应公筷行动计划,加入舌尖上的防疫战,做一位“战斗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3-6 11:06:11 | 只看该作者
出自 zhangchenxi的博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6 04: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