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20-3-5 13:51:25
|
只看该作者
将语文指向生活。我们希望阅读成为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状态,而不是为了读而读,应该拿起书就是生活。我们生活中充满了种种诱惑,流光溢彩,光怪陆离,比如智能手机,每位老师会花上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在手机上,但却不会花一个小时在阅读上。不可否认,我们真的没有形成阅读的习惯。我们想让学生这代开始改变,就让语文课程和课外阅读相关联,让阅读成为终身不弃的好习惯。
信息可以是碎片化的,但知识必须是系统化的。以东坡肉为例,从东坡肉引申到苏东坡的精神追求,说明当我们的知识成体系后,这些知识才能发挥其作用。怎么样让知识成体系?就是读书,大量的读书,学生们写作时才能视通万里,思达古今,写出好文章,才能读出文章的真味道。单单依赖每周的几节语文课,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让语文走出课堂,走进生活里。
只可意会与即可意会又可言传。刚才讲到统编教材的一大突破就是对语文要素序列的建立。语文要素包括四个部分: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序列是如何搭建的,有三个过程:点状化、序列化、发展性。点状化,比如说朗读,朗读课文读好一个问句,这是一个点;读好对话,又是一个点;朗读课文,读出语气,还是一个点。光是朗读,就把它分成了一个一个的点,这些点在教材中是非常明晰的体现的。序列化,我们都很熟悉一个词语叫做螺旋式上升,这个点的分布不是出现了就过去了,而是前边出现了后边还会出现,这样就把学生的阅读能力、听的能力、表达的能力、朗读的能力给拉出了一个序列来。发展性,在学校里,鼓励老师不要只教一个年级,有能力的一至六年级都教一教,这样对知识的序列性就会有整体的感知。整体来看,语文要素分两条序列在走:阅读、表达。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与双线结构。双线结构包括:宽泛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训练要素。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统一,既是特点,也是策略,既是教材编写的一个指导,也是我们依据教材展开教学的根本。所以我们充分理解教材,和实施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双线结构。具体实施方面关注工具性和人文性。这是解读一年级下册的三个基本认知。
通过观看本次教材培训活动,我对一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于接下来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就像郭教授说的,只有对教材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拓展延伸,才能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希望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仍能不断学习,不断探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