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聊斋志异•连城》读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29 02:3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聊斋志异•连城》是由蒲松龄著作的一片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讲述了倾国倾城的古典美女连城和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乔生的绝美爱情。下面我就从四个方面来谈谈读了这篇文章后自己的感受。

一、主要人物形象

《连城》一文描写的人物众多,我主要从乔生、连城、王化成三个主要人物形象来进行分析:

1. 乔生

蒲松龄笔下的男主人公都有他本人的影子,乔生也不例外,乔生虽然少负才名,但年二十余,犹偃蹇,家道中落,这样的境遇,简直与作者如出一辙。乔生文采卓绝,善良谦和,重情重义,为人有肝胆。书中异史氏对他评价说:“一笑之知,许之以身,世人或议其痴”;这一个“痴”字,将乔生的重情重义表现的淋漓尽致。这里的痴并非我们现在所讲的痴傻、痴呆,而是如贾宝玉一样的为爱哭,为爱笑,为爱疯、为爱狂的情痴。为了那一笑乔生可以割肉、可以死、可以生。乔生如此人品,莫说在古代就是在现代,我相信也有不少女子愿随他吃糠咽菜,共赴鸿蒙。

2. 连城

连城可谓是作者的一个梦,是现实中求而不得、极近渴望的佳人美眷。她工刺绣,知书达理,不以科举成绩论英雄,能凭一首诗看出乔生之才,不慕虚荣,愿做穷酸书生的知己却不愿嫁财大气粗的盐商。同时她又比较内向、心细沉着。她绣图征诗,将择婿之意寓于其中,含而不露,假父名资助乔生灯火之资,免去了私相授受之讥。为报乔生割胸肉之深情,而对之一笑,当面传知己之情,也不失轻率。

连城也是一位极具反叛精神的女性,她意识到还魂后必有反复,便主动地“请先以鬼报” ,这在封建社会,连城的这种行为是很难想象的,体现了她敢于背离世俗的礼教的英勇精神。此外她还非常善良、宽容、大度。连城对宾娘怜之爱之,并十分大度且欣喜的同意与她共侍一夫。能有一个贤惠大度的妻子和一个美丽动人的小妾,并且两人还能够友好相处、相亲相爱,这也是作者的一个梦,毕竟现实中悍妇、毒妇是那么的多。

二、知己之情

与其他爱情故事一样《连城》也以才子佳人、俊男美女为载体,乔生,少负才名,为人有肝胆。连城工刺绣,知书达理。但是蒲松龄并未陷入世俗之爱,而是高于时人的极力歌颂了知己之爱。乔生和连城的爱情不是发生于郎才女貌,不是“色相吸引”的一见钟情,不是于茫茫人海中看了“你”一眼,而是发生于才智上的相知相赏,连城的《倦绣图》和乔生的题诗,使他们心灵沟通、相知相赏。连城和乔生取得感情契合时还从来没见过面,乔生心仪于连城只因“连城真知我者!他所求非色,只一知己尔”。所求非色,只为知己之爱,乔生甘愿为其割肉、甚至一痛而绝。

三、社会环境

蒲松龄一生都致力于科举考试,他不是在科考,就是在科考的路上。可惜,社会黑暗、科举腐败。他空有满腹的才华却并未获得朝廷的认可。他内心难免不平,而这些不平之气也只能靠写作来抒发了。《聊斋》中的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才华横溢,却屡试不中。当然,乔生也不例外。乔生虽少负才名,但年二十余,尤盐建。乔生题咏倦绣图,得连城芳心,更突出其才华,也更显示出了社会黑暗、科举腐败的弊病。

四、家庭环境

连城之所以敢背离世俗的礼教,与乔生在阴间结为连理。和她所处的家庭环境密不可分。连城的家庭环境是温暖,宽松,开明,还有一点点民主的。在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里,连城知书达理,说明其父母并不迂腐。读原作时有一个小细节感动了我那就是连城复生之后对其父说:“儿已委身,更无”她的父亲听完之后并未对她大加责备,反而派遣奴婢去乔家供女儿使唤。在封建礼教如此盛行的社会,换作了旁人,听了女儿这句话估计只会让她以死殉节吧。史举人这样一个为了成全女儿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慈父形象跃然纸上。

但是,慈父也抵挡不住现实的黑暗。连城的父亲在她病重许下诺言,能割肉救连城者,他就将连城嫁给他。在乔生割肉、连城病愈后,连城的父亲却违背了诺言。连城父亲一心想要履行诺言,但无奈怕王家告官,惧于王家的势力才违背了诺言。但是,其父却是一个极为坦诚、光明磊落的人。他对乔生具白其由,可亲可敬的慈父形象跃然纸上。

连城乔生的爱情故事让我们感动,也值得我们思考。世俗之爱可寻,知己之爱难觅。希望在现代社会,我们也能遇到自己的知己,无论是爱情的、还是友情的,并且让这种情谊一直陪着我们,直到天荒地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06: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