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认识物体的形状》教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28 22:3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桂馥兰香 于 2020-2-28 22:52 编辑

3、认识物体的形状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概念目标
1.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2.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
科学探究目标
1.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
2.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
科学态度目标
1. 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
2.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许多物体有固定的形状,并且从
“占据空间”的角度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
特征之一。
难点: 探究多种“平铺”方式,意识到物体形状会影响其平铺的方式。
【器材准备】
有一定高度的方盒子、大小相同的乒乓球和木块若干、橡皮若干、螺母若干、布袋(内
装一个乒乓球和一块橡皮)
、课件、班级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称一称”的方法比较了几种物体的轻重。还记得是
哪几种物体吗?
(学生回忆:乒乓球、木块、塑料块、大橡皮、小橡皮)
2.出示小布袋。不打开布袋,你能猜猜里面装的是哪两种物体吗?是怎样猜到的?引
导学生用“摸” “看”的方法进行猜测,根据“形状”判断布袋内的物体是乒乓球和橡皮。
3.出示另外两种物体
也是物体的重要特征。
—— 木块和螺母,让学生说说这两种物体是什么形状。强调形状
4.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物体的形状》
(课件展示猜测的方法及四种物体的形状)

( 板书: 认识物体的形状)
5.提出问题。这里有四个同样大小的方盒子,要想把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装进
里面, 怎样才能装得更多呢?学生交流装盒子的方式,教师规定统一用
“平铺一层”的方式
进行。
(课件演示: “平铺一层” )
二、探究将物体平铺在盒内的方式
1.演示平铺的方法,记录数据。
怎样平铺一层乒乓球呢?请一位学生来演示平铺的方法,并且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课件演示平铺的方法及如何填写表格)
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自己动手将四种物体分别平铺在盒内,
并且将数据记录下来。
比一比,哪组最快,哪组装得最多。
3.分组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各小组的数据填写在班级记录表单中。
三、研讨:“形状”对物体占据空间的影响
1.观察班级记录单:有什么发现吗?
引导学生发现:每个小组乒乓球和木块数量都一样,而螺母和橡皮的数量就不一样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2.交流展示“摆放”的方式:我们先来看看这些物体都是怎么摆放的吧。
(1)各小组将摆放的方式展示出来,并标清数量。
共同体验: 螺母和橡皮以特定的方式摆放,
真的能够都摆进盒子吗?师生共同确认上述
问题后,将数据写在对应的摆放方式旁边。
( 2)乒乓球和木块只有一种摆放方式。螺母、橡皮有多种摆放方式,而且摆放方式不
同,装的数量也不一样。
3.分析研讨:为什么会这样呢?
( 1)同一种物体不同的平铺方式占据空间状况不同。
引导学生分析: 乒乓球和木块每个侧面都是一样的,
所以怎么摆都一样,         摆的方式只有
一种,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会有变化,螺母“躺”着摆和“立”着摆是不一样的,用来
平铺的“面”形状不一样,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一样,橡皮“躺”
量都不一样。
( 2)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平铺时占据空间的状况不同。
“立”“侧”,装的数
思考: 为什么乒乓球能摆进盒子的数量比大小差不多的木块少这么多?分析:
由于形状
的原因,乒乓球没有将盒子铺满,中间有空隙,所以装得少。
(如果学生认为是因为“乒乓球”比“木块”大而造成上述结果,教师可以进行演示实
验:与木块同样大小的空心塑料块和乒乓球可以装同样多的沙子,
说明乒乓球与木块大小一
样,也可以将两个相同的烧杯装同样多的水,
将乒乓球和木块轻轻按入水中后,
看两个烧杯
中水面的高度是否一致。 )
四、拓展、延伸
以螺母“躺着”平铺一层和“立着”平铺一层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盒子真的被填满了
吗?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6 09: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