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善孝为先,一孝百善开——《承传千年不衰的家道》读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15:2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战国策》中说“孝之于亲也,爱之以心,事之以财。”我们作为普通人对父母不就是用真心实意去爱他们,用财物去奉养他们吗?
我们每个人,能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因为和父母的缘分,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来,我们理应感恩父母、孝顺父母!人非圣贤,父母也是凡人,因此父母就成了我们修行道路上最先遇到的善智、福田。福田心耕,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智慧。
一个人能对身边的父母孝顺,才会在家庭当中有担当、尽职尽责;才有可能在职场尽心竭力;才有可能对周围的人好。所以说“百善孝为先,一孝百善开。”
这个假期,呆家里除了读读经典、干干家务,就是静下心来细细品读蔡礼旭老师的这本《承传千年不衰的家道》。读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书名中的一个词:家道。由家道我想到了家风、家训、家规、家德、家谱、家业、家学,我个人觉得这些都是家道的范畴,那么家道如何承传千年不衰呢?从书中蔡老师的第四讲到第七讲,四讲章内容都在讲孝道。蔡老师说“孝是百善之首,孝心开,百善皆开。”我明白了“百善孝为先,一孝百善开。”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是一个非常老实厚道的农民,但是我的父亲是一个大孝子。他是老大,在他的带领下我的三个叔叔和两个姑姑都很孝顺,我记得20多年前,91年的时候70多岁的爷爷被检查患有食道癌,那个时候家里真的很穷,根本没有钱治疗。别人都说他年龄大了,癌症也治不好,就别治了。但是我父亲带头凑钱,我的叔叔和姑姑们也就跟着凑钱给爷爷治病。我清楚的记得爷爷去逝之前的那两年多时间都在我家,本来说好的是兄弟四个人每家轮流住2个月照顾爷爷。当时那几年我的3个叔叔家的孩子都很小很多,还需要奶奶去帮忙带孩子,所以我爷爷就留在我们家了。
因为家里的房子有限,爷爷就住在我们家的牛房里,因为那个时候小偷很多,家家都养牛须用牛耕地,当时队里、村里能用得起拖拉机耕地的几乎没有,为了防止小偷偷牛,牛房里必须要睡个人。平时父亲睡在牛房里,爷爷没有生病之前的时候,有时也会在牛房里睡,生病之后,尤其是临走之前那一年多,行动越来越不方便几乎不能下床走路了,他经常会呕吐,吃东西之后更会呕吐,他怕影响我们就更不愿意睡在别的屋子里了。但是晚上他身边必须有人照顾他,所以自从爷爷生病之后那三年多,父亲就一直在牛房里睡觉,陪伴和照顾爷爷,直到爷爷去世。
印象中父亲会时不时地喊我们兄妹几个帮忙把爷爷抬出来晒太阳,或者分配我们去倒屎尿或者痰盂,包括洗刷屎尿罐和痰盂罐。那时的我们很不懂事,但是我们从父亲的言行中渐渐读懂了他的那份孝心,尽管我们有时候很不情愿,有活推来推去的,但是最终我们人人都参与了为爷爷尽孝心而出一份力。
我还依稀记得我们帮父亲把馒头、面条、饺子捣碎了喂爷爷的场景;还有配合爸爸给爷爷灌药的场景;还有帮忙烧热水,给爷爷洗脸、洗手、擦身、赶蚊子、扇风的点滴。尤其是天热的时候,父亲几乎每天都要给爷爷擦身。正是因为父亲尽心尽力的照顾爷爷,94年正月75岁的爷爷走得很安详。我觉得父亲对爷爷的这份孝道,还有他带领我的3位叔叔、2位姑姑以及我们兄妹五人照顾爷爷的行为,它就是承传千年不衰的家道。
个人觉得家道、家风、家德、家训,它不是束之高阁的理伦;也不是教条式的文字刻在墙上,而是父辈们的言传身教,润物无声地在我们的心中播下孝善的种子;他们用自己的行为书写的良好品质:善良、乐善好施、乐于助人、吃苦耐劳、意志坚强、认真负责、诚实守信、大度包容、自律自制等等,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做出了孝善榜样,教我们这一代如何去积善积福。那么我如何让这份家道承传千年不衰呢?光靠我的说教是承传不下去的。“百善孝为先,一孝百善开。”唯有像我的父亲一样用孝善去引领子孙。
《说文解字》中说“孝,善事父母者。”儿女对父母爱敬、善养,这是儿女对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几年我也越来越意识到孝和善的重要性,《论语》中说“事父母,能竭其力。”在家庭中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孝敬、善待我的父母。母亲已经不在五年多了,我只能思念、祝福她。父亲远在南阳老家,我能尽的孝很有限。我能做的也就是打个电话问问好,跟他聊聊天,给他寄几件网上买的衣服,假期偶尔回老家陪陪他。婆婆妈、公公爸常年跟我一起生活,所以我就尽力去做好梁家一个媳妇应尽的孝道。公公婆婆节俭,生活中我尽可能按照他们的理念去生活消费。平时下班回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我分担的家务越多,婆婆妈就干得越少,做饭、刷碗、洗衣服、抹桌子、拖地,这些细碎的小活,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给孩子做榜样远远不够。给公公婆婆端洗脚水这一项,在2018年的时候我偶尔会做,2019年一年我努力做到经常去做,尤其是在这个寒假,我可以说做到了很自然的天天给他们端洗脚水。因为人老先从脚上、腿上老,每天打一盆热乎乎的洗脚水,让他们舒舒服服的泡泡脚,有时再给他们揉捏揉捏脚上的穴位,对他们的健康有益而无害。老人开心了,心情舒畅,身体自然健康。因为快乐也是一种能量,它会使人产生免疫力,大家认同吗?其实父母需要做的并不多,我们的点滴付出都会让他们欢喜很长时间,也会让他们在同龄人面前大秀儿女的孝心和自己甜蜜幸福,这些会成为他们在人前骄傲的资本。这份资本我给足他们的吗?扪心自问,我没有!我回馈给父母的远远不够,远不及他们对我的付出。在座的孝顺的家人们,一定有比我做的更好的,那你的行为榜样就是在给子孙的生命注入孝善的正能量,就是在承传你们家的好家风、好家道。
其实人的一生就像是个空瓶子,装什么就是什么。寂静法师说一个空瓶子里面装酒,那么它就是就酒;装醋,那么瓶子就变成醋了。那瓶子里面装的内容会决定它的价格和所放的位置,如果瓶子里面装的是尿水,肯定不能放在货架上,要把他放在卫生间里;如果里面装的是甘露、精油那就不一样了。我们人的头脑和身体就像瓶子一样,装什么就是什么。你看郦波教授他大脑里装的都是学问、知识,所以他就是一个学者,如果他装得不是知识、学问,他就不可能是学者、教授;那老子、孔子、孟子、王阳明他们满脑子装的都是哲学、智慧,他们就成为圣人、哲人;钟南山、屠呦呦他是医学家,他们脑子里装得都是为全人类医学作出了重大贡献。一个人心中装得太多的不好东西,那自然就是庸人、普通人;一个人心中装着技能,那他就是技人、能人。所以一个人心中装着什么他就是什么,一个人心中装的高贵的品质,那么这个人,他就高贵;装着低贱的品质,这个人就低贱。比方说,你们是卖香蕉的,我是买香蕉的。我问你们香蕉皮有用吗?有人说有用,那我把香蕉吃了,香蕉皮卖给你。行不行?不行!那又有人说,香蕉皮没用。那没有用你为什么连香蕉皮一起卖给我呢?请问香蕉皮到底是有用?还是没用!---是香蕉肉有用时,它才有用;香蕉肉腐烂了,它就没有用。我们人的身体其实就是香蕉皮,里面如果没有一种精神、品质,那我们这个身体的香蕉皮,就会跟着一起降价,如果里面没用,我们就跟着没用。一个高人、大人其实就是这个人内在的境界高、格局大,所以称为高人、大人。
所以一个人要知道往空瓶子里装什么。如果我们天天读圣贤书,就是跟圣人在一起,天天往脑子里装圣贤的智慧和思想,拼命装,装久了,装满了,他必定会装成圣贤。大家相信吗,我信!你能说一个空瓶子里面装满了酒它不叫酒吗?这个空瓶子里面装满了醋,它不叫醋吗?人生就是这样,我们要多跟那些孝善的人在一起,跟那些有担当、有奉献精神的人、有良好品质的人在一起,或者参加他们的活动,就等于说在往我们自己的瓶子里装智慧,装多了装满了,他就是什么。如果我们在里面装满了善良、孝心、勤俭、乐观、无私,那么未来的我们必定也会成为具有这样品质的人,大家相信吗?
所以我个人觉得,在我们这个时代,要想承传家道、家风,首先从孝道做起,因为百善孝为先,一孝百善开。
《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有生也。”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当我们用自己的行为不断地去尊重父母,陪伴父母,孝顺父母。就是在往儿女的空瓶子里,装满孝心和善心。当我们用自己的行为榜样把一个孩子的孝善培养起来,那么这个孩子的孝心就会感召出他身上的很多善心和其他美好的品质。《礼记》说“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而这份孝心更会滋养出他努力不懈的动力。我们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叫做惯性定律和惰性定律。它的表述是: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位置。比如风帆,风的力是外力,舵的力量是内力。如果这两者没有改变,船的状态就不会改变。一个人如果没有内在的和外在的力量的推动,他也不会改变的。如果一个人有了孝心,他会把这份孝心、善心与志向作为内在的动力,并且把这份孝心融入到家庭家族内,乃至于国家民族的事业中,这就找到了内在的力量源泉。当我们把父母祖宗装在心里的时候,也许就像电灯与电网在一起,虽然电站很远,但始终在一起,只有我们孝敬父母祖宗了,我们生命基础上的一切才可能顺利,一切善缘才回来,一切善喜才回来,一切善智才会开。
百善孝为先,一孝百善开,愿我们所有人都能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开始,把这份积善的能量,承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愿我们的家族以善护佑,愿我们这个民族能够善心不断。“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愿我们一起在2020年用我们的孝心感召上苍得到更多的恩典和祝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07: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