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解时,预测学生错误的原因,要么是题意或四个选项的意思不懂,要么是学生在这类题中缺乏一些生活常识。我分别解释了各个选项意思,重点说了D项,当时考虑到之后将会在Section B 1a-1d部分在解决流鼻血时学习这个词组,给大家解释Put your head down 指把头低下来,随口说了一句,“咱们在流鼻血时可以这样做。讲完,准备下一道题的答疑,看到有同学在互动面板上问,“流鼻血时不是应该把头仰起来吗?”我很开心有同学在认真思考这一问题,表扬完这一同学具有质疑,思考精神,我跟大家说明流鼻血的处理其实并非是很多人口中说的要把头仰起来,具体原因大家可以上网查阅,这样印象会更加深刻。这之后,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原本以为事情就到此为止了,可是今天下午我看到一篇文章说“三案一体”中预习案的设计不应该仅仅关注语言知识,也要关注到问题的设计,要有预习目标,有基础知识,有规律总结,有知识链接,有预习困惑,也要调动学生在预习时对要讲的内容的思考,引发他们的困惑,使他们在听课时能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解决问题。教学后,想想自己使用的导学案中预习案的问题设计,我进行了反思。由于每位老师各自负责八下两个单元的三案设计,我们在教学中会使用别的老师设计的三案。考虑到所教班级的学情,我会对三案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针对八下U1 Section B 1a-1d 部分的教学导学案中的预习案最初的设计如下:
很明显我犯了一个错误:我在学生预习本课时任务时,过于关注学生语言知识方面的预习。仔细想想学生在校学习时,我就观察到他们遇到这类的预习案,首先想过的不是思考,而是赶快拿起书,开始在某一部分寻找答案,这样的预习应该是成效不大的。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书上的三幅图片,启发学生思考在自己遇到摔倒,手指流血,鼻子流血时应该如何处理,让他们用学习过的常见短语回复后,我又问学生what else can we do? 学生有疑惑时,进入今天的主要内容学习,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使得教学更有针对性。然而,我发现,线上教学的讨论环节还是无法给足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因为有些反映迅速的学生会快速打出自己的答案,其实这样不利于其他学生更加深入地去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