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材第38、第39页的内容。
1.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自己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2.在学生产生疑问时,使学生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理解使用小括号的必要性和作用。
口算卡,课件,投影仪。
1.说一说下列算式先算什么,再口算出结果。
60+30×3 42÷2-20 63÷7×4
20+30-40 160÷80×30 52+420÷70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1.例题讲解。
老师出示主题图。
老师提问:用50元买1个书包后,还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老师:请同学们先分步算一算,再试着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甲:先算买1个书包后还剩多少元。
50-20=30(元)
学生乙:再算剩下的钱还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30÷5=6(本)
(指名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并分别说说每道算式求出的是什么)
老师:你如果要列综合算式,必须先求出什么才行?能不能这样列式,50-20÷5?为什么?应该怎么办?
学生:分步计算时是先算减法的,如果列式50-20÷5,则要先算除法,所以这里引进一个小括号。算式里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老师:列综合算式并计算。(老师板书)
(50-20)÷5
=30÷5
=6(本)
2.试一试。
老师:根据例题所讲的,算式里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下面两道算式里都有括号,都要先算哪一步?
① (42-18)×30 ② 95-(24+50)
=24×30 =95-74
=720 =21
学生甲:①中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学生乙:②中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3.总结运算顺序。
老师:如果算式中有括号,无论乘、除和加、减,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1.口算。
15÷2×0= 99×1+1= 101+19=
70×3-110= (15+15)×3= 250÷(10+40)=
16+4×6= 810÷9+10= 15×40÷30=
2.照样子,写出正确的计算步骤。
例:
120÷6+18 240÷(28+12) 150÷(25×2)
31×30-100 6×(60-40) 420-(130+70)
3.改错。
40×(25+5) 270÷(30×9)
=40×25+5 =270÷30×9
=1000+5 =9×9
=1005 =81
4.生活中的数学。
花圃中一共能种多少棵玫瑰?
鱼缸里有10条鱼,死了一条,鱼缸里还有几条鱼?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0 100 120 100 90 5 40 100 20
2.略
3. 40×(25+5) 270÷(30×9)
=40×30 =270÷270
=1200 =1
4. 10×(8×4)
=10×32
=320(棵)
思维训练
10条,因为虽然死了1条,但是那条死了的鱼还在鱼缸里,所以还有10条鱼。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如果算式中有括号无论乘、除和加、减,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既有加法又有乘法或除法的两步运算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注意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需要出发,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体会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从而真正理解并会正确使用小括号。
由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出要解决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贴近,易激起学生的思考欲望。根据问题,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产生了各种方案,再组织学生对各个方案进行尝试说理,运用实际的情境来检验方法的正确性。关键是要让学生对自己的方法进行反思、说理,用充分的理由来支撑自己的方法。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过程,学生对“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会有正确、深刻的印象。练习中采用多种有趣的形式,主要是想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竞争热情,让学生在算、说、比中,形成正确的计算思路。这里设计了综合运用的习题,意在培养学生思考正确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及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必要的反思与回顾,以形成较为正确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