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
教材第20、第21页的内容。
1.在学习了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的基础之上,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同时了解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建立1千米也就是1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千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即1千米(公里)=1000米。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测量的良好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练地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卷尺,挂图,米尺和盒尺。
老师提问:我们曾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老师请同学们具体表示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的长度。
老师请学生把下面的填空题补充完整。
1米=( )分米 1米=( )厘米 90分米=( )米 80分米=( )厘米
1.教学千米的认识。
(1)老师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的比较大的长度单位是米。例如老师买了3米布,这根木棍的长度是1米等,这些都是用米作单位的。那么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2)认识千米。
老师出示教材第20页例1图。
老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后,说一说图中的180千米、60km、98千米所表示的意思。例如:铁路边里程碑上的“180千米”,指的是从某地到这个里程碑的路程是180千米,然后指出日常生活中,像这样计算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又叫作公里,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公里)。
老师板书课题:千米(公里)的认识
老师提问: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2.教学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老师提问:同学们都喜欢体育运动吗?你们参加过100米的短跑比赛吗?下面我们就来看一幅图。
老师:如果你在这个长100米的跑道上来回走上5次,就是10个100米,也就是1千米,可以用km来表示。
老师板书:1千米=1000米
请学生独立记忆千米和米的进率。
老师提问:同学们每天上学有步行的,有骑自行车的,还有坐公共汽车的。如果一个人步行每小时能走5千米,骑自行车每小时可行驶15千米,现在请你们估算一下,从自己家到学校有多少千米。
3.实际操作、测量,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老师拿着卷尺带学生到操场上,以人或者树的位置为起点,先测量出100米的距离,让学生仔细观察,目测100米的实际长度。然后让学生用一般的步行速度走一走,所需时间大约是一分十几秒,还要告诉学生10个这样的长度就是1千米,同学们如果用一般的步行速度,走12分钟左右的距离大约就是1千米。现在就请同学们想象一下1千米有多长。
老师还可以让全体学生参与测量操场一周的长度,让每个学生都准备好米尺或盒尺,要求学生共同合作,完成测量。选好一个记录员,然后学生们开始进行实际操作。
(1)实际操作,合作测量。
(2)整理数据,计算长度。
(3)推算出1千米的距离。
(4)亲自走一走,感受1千米的距离到底有多长。
1.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1)读题,弄清题意。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
(3)老师指导,集体订正答案。
2.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1)学生独立审题。
(2)学生独立完成,老师进行个别辅导。
(3)集体订正答案。
请查阅资料后再填空。
我国的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观之一,它的总长大约是( )千米。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略
2.米 千米 千米
思维训练
略
千米的认识
1千米(公里)=1000米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千米,明确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课将要学习长度单位千米,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这些知识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验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老师从教材的设计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改造和组织了教学过程。首先,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建构,在建构中实践,在实践中内化和提升。其次,在采集教学素材时,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感受,围绕着教学重点“千米的认识”,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研究和发现,让学生在愉悦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
一 复习导入
1.前几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在操场上进行了测量。
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想:我们是用哪个长度单位测量操场的?(米)
老师: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大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学生: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老师: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谁能比画一下1米的长度?一起比画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厘米)
(2)测量硬币的厚度。(毫米)
(3)测量课桌的高。(分米)
(4)测量教室的长。(米)
老师:如果要测量南京到苏州的距离,可以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
老师:用米测量太麻烦了。南京到苏州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那用什么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设计意图:从测量两个城市的距离引出新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可以帮助人类理解周围世界,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目标,进一步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 认识1千米的实际长度
1.那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老师:老师手里拿的是米尺,用这把米尺连续量几次是1000米?
老师板书:用米尺量1000次的长度正好是1000米。
1000米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千米作单位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
2.请看屏幕:上次我们量出了100米的长度,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老师板书:10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3. (屏幕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操场(一圈200米)走( )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老师板书:沿操场(一圈200米)走5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了几分钟?(3分钟)
那么沿这个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15分钟)
老师板书:15分钟走的路程,长约1千米。
4.小结:1千米=1000米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又有助于抽象“千米”的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加深对“千米”的认识】
5.我们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间怎样换算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做一做第21页“想想做做”第1、第2题。
【设计意图: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即引导学生自学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活用教材,节时高效】
三 千米的应用
现在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
课件演示: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1.公路边的里程碑
2.指路标志
3.限速标志
4.比例尺
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
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里程碑、指路标志、限速标志和比例尺,让学生体会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认识数学的价值】
四 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谁能用比较科学的办法证实?
学生甲:利用摩托车的里程表测量。
学生乙:走一走看看是不是15分钟。
老师:你们说得很对,我们还可以这样证实。(课件演示)
(1)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
(2)算一算,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00步)
老师:1千米,我们大约走2000步。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