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材第9页的内容。
1.掌握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正确书写格式,明确算理。
2.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
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和书写格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投影仪,口算卡片。
1.口算。
25×10= 24×2= 18×5=
35×20= 36×4= 18×50=
40×30= 21×4= 60×20=
2.笔算。
42×23=966
4 2
×12 3
1 2 6
8 4 …“84”表示什么?
9 6 6 27×31=837
2 7
× 3 1
2 7
8 1 …“1”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8 3 725×9=225
2 5
×2 4 9
2 2 5
老师提问:在进行笔算时,要注意什么?你是怎样进行笔算的?
老师板书1)相同的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乘起;(3)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分别乘第一个乘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积的末尾与个位对齐;再用它的十位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积的末尾与十位对齐。
老师出示主题图。
1.观察主题图。
老师提问:通过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上都得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从图上我知道了每个足球32元,要求的问题是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用多少元。
老师追问:要求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用多少元,怎样解答?你能列出算式吗?
老师板书:32×30=
2.口算。
老师:如果让你来计算32乘30的积,你有什么方法?
学生甲:我可以先算32乘3等于96,再用96乘10就等于960。
学生乙:我可以先算2乘30等于60,再算30乘30等于900,最后把900和60加在一起就等于960。
3.笔算。
老师:如果让你用竖式来计算,你打算怎样算呢?请你试着在本上算一算。
老师请学生到黑板上板书:
学生甲: 学生乙:
老师提问:学生甲的方法是从我们前面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推导出来的,非常正确。而学生乙的方法,你们能理解吗?为什么要把3和2对齐?为什么要把“0”空出来?
学生: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所以我就想先不让0参与计算,最后等计算完了再把0添写上。
老师:通过我们的观察和比较,你认为这两位同学的笔算方法哪个更简便一些呢?说说你选这种方法的理由。
4.老师引导学生把前面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今天学习的新知识进行比较,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计算的步骤减少了,简单了)
1.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写在书上,要求认真、仔细。
(2)全班订正答案。
2. 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订正答案。
(3)老师提问:“70×52和90×18”这两道题,你是怎样用竖式计算的?
学生:把两个乘数的位置交换一下。
3. 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1)观察后,请学生说一说错因。
(2)请学生把错题改正过来。
4.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
(1)学生独立计算。
(2)全班订正答案。
5.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的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全班订正答案。
(3)说一说你的新发现。
(4)这些发现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6.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的第6题。
(1)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2)学生独立分析,解答问题。
(3)全班交流,反馈结果。
7.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的第7题。
(1)学生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
(2)学生分析问题与条件的关系。
(3)独立列式解答。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动脑想一想。
在里填上恰当的数。
(1) (2)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1020 1800 2880
2. 1440 3640 1620 2680 竖式略
3.
第一个竖式错误
3 8
× 7 0
2 6 6 0
第二个竖式错误
8 5
× 4 0
3 4 0 0
4. 5400 4200 1120
5. 840 840 960 960 480 480
6. 18×30=540(千克)
7. 15×20=300(千克)
还能提出的问题答案不唯一,例如:20箱苹果可以卖多少元?
20×40=800(元)
思维训练
(1)342×36=12312或442×36=15912 (2)243×25=6075或248×25=6200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两个乘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末尾添上几个“0”。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中如果不需要进位,可以让学生口算;如果需要进位,一般都列竖式笔算。对例题里的32×30,由于有前面的学习为基础,有的学生可能会先算32×3得96,再推理出32×30=960。也会有学生直接列出32×30的竖式计算。教材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出积,再在交流中比较两种算法,体会32×30的积只要在32×3的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并把这种思考写成32×30比较简便的竖式。竖式上标的一条红色虚线,指出了乘的方法和操作的程序: 先写成虚线左边的32×3得96,再在虚线右边写上一个“0”,积是960。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竖式有些“特殊”,“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在已经列好的竖式上计算,从第2题起让学生自己列竖式。第2题还从两位数乘整十数带出整十数乘两位数。
乘 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种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另一种是“·”,它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到了18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而乘法和加法的结果大多数情况下都比参加运算的两个数大,虽然也有特殊的时候。乘法和加法这样写,都可以理解成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