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 (一) 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教科书.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课内资源:文中插图、多媒体。 3.课外资源:工具书、生字生词卡片(教师用、学生用)、《寓言故事》等课外绘本读物、语文同步练习。 (二)教/学活动 识字与写字 本册教材要求学生认识450个,会写250个生字,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语文课本以外的渠道,增加识字量。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共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在识字要求的把握上,教师要尽量避免走入两个误区。第一,切莫忽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从而对所有学生做统一的要求。汉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因此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第二,不必将学生是否能准确识记脱离开任何语言环境的单个的字,作为衡量其是否掌握了要求认识的字的标准。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写字最好不集中安排在一节课上进行,而是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在写字的量的把握上,不是有人认为的写得越多越好,要注意写字的质量。 阅读理解 继续借助汉语拼音阅读32篇课文,学习自悟、自得。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讨论书中的思考题,质疑问难、发表自己的见解。选择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读物,和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成果。 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此外,教师还应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供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成果的机会。 写话 学文过程中适时进行说话、写话练习。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篇段并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利用周末作业和学校作业展示的要求,进行造句、写话等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主动积累词句,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之中。教室黑板报内设专栏,刊登学生的优秀作品,以及进步较大的学生习作。收集学生的写话作品,编制班级作品集。 口语交际 四次口语交际话题分别是:《注意说话的语气》《长大以后做什么》《图书借阅公约》《推荐一部动画片》。利用在课文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与同伴交流,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规范口头语言。 在教学时,应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实践活动 教师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应该与教材内容有一定的联系。活动的形式可以是游戏、唱歌、猜谜语,可以是开故事会、朗诵会、演课本剧,也可以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火热、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评价 (一) 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的学期成绩以百分制呈现,由两部分组成,即过程评价占30%,结果评价占70%。 1.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30%)=平时测验(10%)+课堂表现(10%)+语文实践活动(10%) (1)平时检测:每个单元的检测主要是以试卷的形式,针对本单元的字词和课文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对学生综合性的检测和评价。 (2)课堂表现:课堂上随机提问8—10人,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3)实践活动评价:课内认字评价:提供4篇短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课外认字评价:利用存放在成长记录袋中的商标、剪报、课外读物等向测试者展示并认读自己在课外认识的字。 2.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主要以综合纸笔测验评分为准。结果评价=期中考试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50%)。 3.学期成绩 学期总评成绩=过程评价(30%)+结果评价(70%)。 (二)评价结果 1.平时检测:百分制。 2.课堂评价:很好、可以、有偏差、不合适、继续努力等。 3.实践活动评价:课内认字评价标准:读错5个字以内为良好,读错6-20个字为合格,超过20个字为待合格;课外认字评价标准:记录认字数量,500字左右为优,300字左右为合格,不足300字为不及格。 (三)结果处理 以上内容百分制计算,所有成绩最后将转化为对应等级,合计后放入成长记录袋,教师给予针对性评价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