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3 反比例》教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11 10:57: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反比例
教材第47、第48页。

1. 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地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
2. 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和概括的能力。
3. 通过学习,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反比例的意义。
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

课件。



1. 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为什么?

数量/本        1        2        4        6
总价/元        0.80        1.60        3.20        4.80


2. 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3.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常见的数量关系——成反比例的量。

1. 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47页例2。
杯子的底面积/cm2        10        15        20        30        60        …
水的高度/cm        30        20        15        10        5        …
  观察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杯子底面积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
(3)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分别是多少?
  提问: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本题与教材第45页例1有什么不同?
(2)学生讨论交流。
(3)引导学生回答:
①表中的两个量是杯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
②杯子的底面积扩大,水的高度反而缩小;杯子的底面积缩小,水的高度反而扩大。
③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都是300 。
想一想:杯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吗?为什么?
议一议:两种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随着学生回答,板书:积一定)
教师提问:这个300实际上就是什么?(板书:体积)
教师指着板书提问:底面积、高和体积,怎样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
(板书:底面积×高=体积)
2. 拓展延伸。
出示表格,让学生根据题意口述填表。
每本张数        30        20        15        10        5
装订本数        10        15        20        30        60
总张数                                       
  (1)让学生观察上表,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中有哪两种量?(板书:每本张数、装订本数)它们是相关联的量吗?
②装订的本数是怎样随着每本的张数变化的?
③表中的两种量有什么变化规律?
(2)学生讨论找出答案后,教师提问:这个积300实际是什么?(板书:纸的总张数)
比较例2和拓展延伸练习,概括反比例的意义。找出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学生互相讨论)
(3)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在例2中,底面积是随着高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它们的积,也就是体积是一定的。我们就说高和底面积是成反比例的。
(4)议一议:在练习里,有哪两种量?它们是不是相关联的量?为什么?
师: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式子表示?〔板书:xy=k(一定)〕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已经掌握的正比例的意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反比例的意义,并在拓展延伸中巩固、提高对本节知识点的掌握以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






成反比例的量


A类
1. 成反比例的量应具备什么条件?
2.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关系,并说明理由。
(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2)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走的路程和所需时间。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4)小林做10道数学题,已做的题和没有做的题。
(5)小明拿一些钱买铅笔,单价和购买的数量。
(考查知识点:反比例;能力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B类
你能举一个生活中成反比例的例子吗?
(考查知识点:反比例;能力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略
2. (1)是 (2)是 (3)是 (4)不是 (5)是 理由略
B类:

教材习题
第48页“做一做”
(1)每天运的吨数和运货的天数是表中的两种量,它们是相关联的量。
(2)300×1=300 150×2=300 100×3=300 积相等;这个积表示的是这批货物的总吨数。
(3)运货的天数与每天运的吨数成反比例关系;因为运货的天数与每天运的吨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且运货的天数×每天运的吨数=这批货物的总吨数(一定),也就是乘积一定,所以运货的天数与每天运的吨数成反比例关系。
第49页“练习九”
1. (1)60∶120=0.5 65∶130=0.5 55∶110=0.5
60∶120=0.5 65∶130=0.5 75∶150=0.5 比值相等
(2)这个比值表示的是每千瓦时电的价钱,或电的单价。
(3)电费与相应的用电量成正比例关系;因为电费与相应的用电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且电费÷用电量=每千瓦时电的单价(一定),也就是比值一定,所以电费与相应的用电量成正比例关系。
2. (1)订阅的费用与订阅的数量成正比例关系;因为订阅的费用与订阅的数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且订阅的费用÷订阅的数量=《小学生作文》的单价(一定),也就是比值一定,所以订阅的费用与订阅的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2)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它的棱长不成正比例关系;因为如果正方体的棱长是变量,它们的比值就不一定,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它的棱长不成正比例关系。
(3)一个人的身高与他的年龄不成正比例关系;因为一个人的身高和他的年龄不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4)小麦的总产量与公顷数成正比例关系;因为小麦的总产量与公顷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且小麦的总产量÷公顷数=小麦每公顷产量(一定),也就是比值一定,所以小麦的总产量与公顷数成正比例关系。
(5)未读的页数与已读的页数不成正比例关系;因为未读的页数与已读的页数的比值不一定,所以未读的页数与已读的页数不成正比例关系。
3. (1)汽车的耗油量与所行路程成正比例关系;因为汽车的耗油量与所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且汽车的耗油量÷所行路程=每千米的耗油量(一定),也就是比值一定,所以汽车的耗油量与所行路程成正比例关系。
(2)所有的点都在同一条线上。
(3)汽车行驶55km的耗油量大约是7.3L。
4. 5 3 12.5 8 25 15 50
5. (1) (特点略)


(2)影长与树高成正比例关系;因为影长与树高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且影长÷树高=每米树高的影长(一定),也就是比值一定,所以影长与树高成正比例关系。
6. 6 8 10 12
(1)表中的2n表示自然数n的2倍。
(2)发现:所有的点都在同一条线上。

7. 1.5 2 2.5 3
(1)


(2)3.5元
(3)4倍
8. 所需地砖的数量与每块地砖的面积成反比例关系;因为所需地砖的数量与每块地砖的面积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且每块地砖的面积×所需地砖的数量=铺地的总面积(一定),也就是积一定,所以所需地砖的数量与每块地砖的面积成反比例关系。
9. 所装瓶数与每瓶容量成反比例关系;因为所装瓶数与每瓶容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且所装瓶数×每瓶容量=这批新酿醋的总量(一定),也就是积一定,所以所装瓶数与每瓶容量成反比例关系。
10. 50 100 0.25 12
11. (1)使用天数与每天的平均用煤量成反比例关系;因为使用天数与每天的平均用煤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且使用天数×每天的平均用煤量=煤的数量(一定),也就是积一定,所以使用天数与每天的平均用煤量成反比例关系。
(2)组数与每组的人数成反比例关系;因为组数与每组的人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且组数×每组的人数=全班的人数(一定),也就是积一定,所以组数与每组的人数成反比例关系。
(3)圆柱的底面积与高成反比例关系;因为圆柱的底面积与高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且圆柱的底面积×高=圆柱体积(一定),也就是积一定,所以圆柱的底面积与高成反比例关系。
(4)在一块菜地上种的黄瓜与西红柿的面积不成反比例关系;因为它们的积不一定,所以在一块菜地上种的黄瓜与西红柿的面积不成反比例关系。
(5)包数与每包的册数成反比例关系;因为包数与每包的册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且包数×每包的册数=书的总册数(一定),也就是积一定,所以包数与每包的册数成反比例关系。
12. (1)p·t=600×20=12000(部)
(2)p与t成反比例关系;因为p与t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且pt=组装的手机总数(一定),也就是积一定,所以p与t成反比例关系。
(3)12000÷8=1500(部)
13. (1)260×5=1300(千米)
(2)t与v成反比例关系;vt=路程(一定)。
(3)1300÷325=4(时)
14. (1)斑马的奔跑路程与奔跑时间成正比例关系;长颈鹿的奔跑路程与奔跑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2)斑马18分钟跑21.6千米;长颈鹿18分钟跑14.4千米。
(3)从图象上看,斑马跑得快。
15*. (1)反 (2)正 (3)正
16*. y与x成反比例关系;如果把它们的关系用图象表示出来,它的图象不是一条直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16: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