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68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7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400字500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18:59: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7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400字500字
颐和园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可可旅行社的导游——周可儿。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参观颐和园的美景。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占在290万平方米,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大部分组成,是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御苑。素以人工建筑和自然山水巧妙结合的造园著称,被中外誉为东方古典皇家园林博物馆。

大家请随我来,首先看到的是仁寿殿,接着就去玉澜堂和德和园。大家请看,我现在指的地方就是有名的长廊,它可不是一般的长廊,它是东西走向,全长有700多米,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难怪它会被称为“世界第一廊”。 我们走完长廊,就来到了闻名遐迩的万寿山脚下。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闪闪发光。那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登上万寿山,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从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无比壮观。葱葱郁郁的树林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从万寿山上往下看,那碧波荡漾的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昆明湖上有一座桥,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它有17个孔,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柱子,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这座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在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每年接待中外游客数百万人。1986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家听了我的介绍,也心动了吧!心动不如行动!现在开始浏览吧!

这是一篇写景作文,作者描写了颐和园的景色。作者角度新颖,以导游的身份对颐和园进行了介绍,别具匠心。作者按照空间顺序来写,结构思路清晰,结尾处收笔自然,令人向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18:59:11 | 只看该作者
长城导游词——林若昕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贝贝,欢迎您来到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首先,我来讲述一下游览长城的注意事项:长城上严禁乱丢垃圾,禁止吸烟,不准随地吐痰,更不允许在城墙上随意刻画!希望今天的参观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长城像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八达岭长城。这一段长城,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大家先看看那城墙顶上的方砖,十分平整,像宽阔的马路,五六匹马都可以并行;再看看城墙外沿的垛子,有两米多高,上面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可以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两座堡垒之间可以相互呼应。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站在长城上,大家低头看看我们脚下踏着的方砖,摸一摸墙上的条石。大家可能难以相信,这一块条石有两三千斤重的,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所以说,这万里长城凝结了千万人民的血汗,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
这座长城还有一个传说。不用说大家应该知道,那个传说叫《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的丈夫在成亲的当晚,就被官兵抓去修建长城。孟姜女在家苦苦地等着他回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始终没有等到自己的丈夫。于是,孟姜女万里寻夫来到了长城边,但孟姜女的丈夫已经累倒死去了。孟姜女一哭就是三天三夜,她的哭声惊天动地,长城被她的哭声震得足足塌了八百里长。
毛主席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是啊!长城是中国民族的象征,身为中华儿女怎么能不来游览一番呢?
我们的此趟旅行即将结束了。回头看看那雄伟的长城,这么快我们就要说再见了,真有点依依不舍!下次如果你有机会再来游览,我一定再当你们的导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18:59:16 | 只看该作者
文化遗产的作文800字
“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这可是一个新兴的节日,来到家乡亦不过只是短短五个年头。可就是这个新颖的节日,唤起了人们心中对古朴古韵的无限情感。

“嘀嘀哒——嘀嘀哒——”老街上敲敲打打,好不热闹。大红的花轿,敬业的轿夫,专业的司仪队,好像真的把我们带回了许多年前的那个大喜日子。人们聚在一旁,老人家们更是议论个不停“我们以前啊——”,是啊,如果不是这样特殊的怀古节日,谁还能回忆起那快被遗忘的老时光?沿着老街继续前行,我发现类似的风俗节目还真不少。编箩筐的,制草鞋的,泥刻的,剪纸的……令人眼花缭乱。没有隆隆作响的大机器,只是手工制作,也能做出一份特别的精巧与细腻。

一位年近八十的老奶奶引起了我的注意。白白的头发,满布的皱纹,似乎都在宣告着主人所经历的风霜。可她非但没被无情的岁月所击垮,反而保持着一种历练后的轻巧。一个木架,几缕布线,你也许很难想象这怎么能织成一匹精细却又不失结实实用的布。可在老奶奶的手中,这起起,那勾勾,色彩鲜明的十二生肖像就应运而生。这条线连着那条线,那条线又压着这条线,细细的丝线一头连接着现代,而另一头的历史却好像与我们渐行渐远。

老奶奶身后是一幢古朴的小楼,里面展出的是许多楼主从各个地方搜寻来的古物。大到雕花木床,小到锅碗瓢盆,上面的图案无不精美细致,栩栩如生。就连乍看普通的木盆也有不平凡之处,所刻的八仙过海中八个人物神情各有不同。有的桀骜,有的不羁,有的和蔼,有的慈祥,简直要把这八位仙风道骨的仙家刻活了。

“以前的人可真聪明!”我发出由衷的赞叹。“那现代的人就不聪明了吗?”妈妈反问,我哑口无言。旁边一位不认识的叔叔却开口说话了,“不是现代人不聪明了,是我们在变懒!”

我们在变懒吗?确实,一系列工业文明机器的诞生,使我们忘记了手工,忘记了祖先的那份钻研与探索。可这些真的能代替一切吗?现代的技术也许模仿出它们的样子,却少了几分手工的灵动;可以做的比他们更丰富,更多彩,却又少了几分历史的古香古色。正如我无法推断出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手工杰作花费了制作者多少的时间与精力,在这年头,已经很少会有人这么“慢”的去做一件事了。

如今的我们渴望一切物质,但殊不知一种更加伟大的精神财富才是真正的遗产。我想,这也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意义之一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18:59:21 | 只看该作者
长城导游词——董树文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董,你们可以叫我小董。今天,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八达岭长城。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气魄雄伟的长城吧!
现在我先给你们说一些关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相传秦始皇建长城时,劳役繁重。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结果知道丈夫的噩耗,她痛苦三天三夜,把长城都哭倒塌了,结果露出范喜良的尸骸,孟姜女安葬范喜良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你们知道么?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300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各位游客,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好了,接下来是大家的自由活动时间,但是大家要注意,不能乱丢垃圾,更不能在墙上乱涂乱画。祝大家今天玩得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18:59:26 | 只看该作者
颐和园导游词——陈昱畅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陈导游,欢迎您来到被称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颐和园。首先,我来讲述一下游览颐和园的注意事项:颐和园里严禁乱丢垃圾,禁止吸烟,不准随地吐痰,更不允许在景点上随意刻画!希望今天的参观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一走进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能见到世界远近闻名的长廊。这条长廊共有700多米长,被分成近300间。每间都有着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横槛上都有着五彩的图画,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美丽的图画,并没有两幅画是相同的。长廊两旁都栽着各种各样的花草。花的香味扑鼻而来;那些绿油油的小草迎风摆动,似乎在欢迎游客们的到来。

游赏完了“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长廊后,就来到了万寿山的脚下。在万寿山上有着一座八角形三层宝塔。据说中国古代人们建宝搭喜欢做单层,双角塔。不信你去数一数!这座宝塔的半山腰上就是佛香阁,上面闪闪发光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站在万寿山上,放眼望去,颐和园的景色大半儿收在眼帘。在葱郁的树丛中掩映着黄绿相交的琉璃瓦的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面望下去,就能见到昆明湖了。微风徐俆吹来,湖面就漾起层层波纹;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湖面又静得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游过万寿山,接着就来到昆明湖。在湖附近围着长堤,湖中还有一座桥(十七孔桥),因为桥上有十七个洞,栏杆上有百根柱子子,每根柱子上都雕刻着精美的石狮。在冬天时,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游人们还可以在湖面上滑冰,好不热闹!

我们的此趟旅行即将结束了。回头看看那美丽的颐和园,这么快我们就要说再见了,真有点依依不舍!下次如果你有机会再来游览,我一定再当你们的导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18:59:33 | 只看该作者
我为家乡凌云塔申遗
1706班 龙涵映
“惟楚有才”的湖南有一处迷人的“鱼米之乡”——沅江。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更是我心中的圣地。这里四季分明,湖光水色,人杰地灵。我喜欢这里灵秀的湖水,粗犷的苇荡,娴静的洲滩,静美的荷塘,美丽的城乡,淳朴的民风……但是我最难忘的是耸立于滚滚波涛之中的洞庭宝塔一一凌云塔,它是八百里洞庭最耀眼的明珠。
这颗明珠的来历是一段发人深省的故事:清乾隆年间,沅江要在岸边湖中修两座塔,组成一道县门镇洪水湖妖。手艺高强的石匠兄弟,承接了建塔工程,分任务时哥哥挑了工程容易的岸边塔,有人为弟弟担心,可他说:“不要紧!工程越难越能炼人,人无凌云志,哪能登高峰”。分头施工时,弟弟告诫哥哥:“一定要牢记师傅教导‘精心设计施工,确保质量第一’”。可哥哥满不在乎,草草画了张图纸就开工。而弟弟反复到实地勘察,听取群众意见,砌一层石头,校一次水平。一天,死去的老石匠报梦给大徒弟:“你的塔壁砌歪了一分,要返工”。可大徒弟只当是“耳边风”,继续往上砌。弟弟则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终于建成了一座坚实的宝塔立于湖中。哥哥建的塔刚欲盖顶,突然哗啦一声倒塌于湖中,自己也压在了塔下。为了纪念这位心怀凌云志,建塔为人民的小石匠,后人就把这座湖中宝塔,命名为凌云塔。
这颗明珠的外观大气恢弘。宝塔始建于1793年冬,宝塔正门原有石牛一对,第一层门楣上,“凌云塔”三个大字格外醒目。两边的门联意蕴深长:“文星磊落昭银汉,笔陈嵯峨焕彩霞”。第二层北门的“挺出一支挥翰墨,联登七级会风云”对联,描绘出了宝塔雄伟壮丽的气势。从二层到七层,每层有窗户两扇和东南西北四门,窗格图案多样,窗花格调清新,每层有左右旋梯相通,供游人登高远眺。
来到塔外远眺,洞庭湖美景景尽收眼底,一片片绿色的芦苇荡,一条条游动的机动船,头顶飘逸的白云,一湖闪金的波光,真叫人心旷神怡。站在塔上,饱览着美丽如画的洞庭湖,伸手是湛蓝的天空,朵朵白云飘浮在空中,似乎随手可以摘下一朵,眼前不时有鸟儿自由自在飞翔的身影……这时你会感觉自己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这座古塔,经历了数百年的风吹雨淋日晒,石雕的线条都已经模糊了,但它经历了历史的兴衰依然屹立不倒,印证着岁月的流逝仍旧岿然耸立。希望这座宝塔成为文化遗产宝库里一颗永远熠熠生辉的明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18:59:39 | 只看该作者
越音渐黯向何方
胡筱娅
我在一阵敲锣打鼓的声响倏然惊醒,越剧舞台如同救生圈迅速充胀在眼前——
一张带桌围的赭色木桌和两把带椅披的长木椅,格外简单而错落有致,毫无装饰的舞台只有台前的大幕把台子遮掩起来,如一个大黑匣子。
月色是香的。开戏前,外公外婆便带我早早地找个地方坐下。台下座无虚席,大都是像外公外婆那样年纪的,他们来这,兴许都怀着年轻时的某种信仰,兴许带着某种预见性的挽惜与追寻,又兴许只是图个乐趣。
一声节奏快的锣鼓蓦然间打破黑夜的网,两块幕布如走圆场的演员,倏溜一下悄然隐退到屏风之后。只见,黑面长鬓的官人挥着衣袖风风火火地跑进,衣袖向前一档,月琴二胡一响,他便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
他唱得忘我,台下人听得入神。
曲终人散时,人们各奔东西,但在那个当下,这些互不相识的人变成了一个关系紧密、含情脉脉的群体。对于父老乡亲们来说,每一场越剧出演都如灵魂洗涤,村子的礼拜。
然而,越剧,这个被立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剧种,在我记忆里黯淡,只留下片影。究竟是看的人越来越少,还是演的人越来越少,那样的戏台如同蒸发了般不再见到,抽掉“看越剧”这个页码,我的童年怅然若失。
外公指着电视会唱戏剧的小孩对我说:“你要是从小听我的开始学,现在也会唱戏剧了。”外婆却说:“现在的小孩子都这么忙,哪有去学。”外公黯然神伤。电视里面传来小孩咿呀的唱声。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软而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越剧,戏台,做了什么呢?它使老一辈的人在上一代的痛苦与孤独中找到了定义。或许戏剧里的跌宕情节使他们认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处境。戏曲艺术如一块沾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着他们灵魂深处的伤口。戏台将这代零碎的、疏离的各个个体找到连结而转型成休戚与共的社群。
外公外婆这一代人,是“灰姑娘”的一代人,在他们的时代里,他们亲眼目睹南瓜变成了马车,开走,发出真实响声的人。他们望见了太多美好事物的涌现,也无忘更多东西的逝去。越剧,是他们眼睁睁看着消逝却无法无力挽留的。在时代的金马车驶过后,他们只能捡起地上的金鬃毛长叹。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越剧的缺席,非遗的黯淡,不仅意味着风物的夭折,更意味着众多艺术与精神的流逝。曾经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却有着精神的丰饶。戏曲文化,源远流长。越剧中的英雄气概与儿女长情令我们触摸、感知、赞叹,却唯独没有去保护,它正面临失传甚至是消亡的危机。
但这都是外在因素随时间变换带来的必然结果,最终,正如美国诗人玛丽·奥利弗所说的那样: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拯救我们的生活。
保护非遗,在这一刻起,刻不容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1 19: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