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8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衡传》课堂实录及教学评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4 11:0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课前朗读课文

全班齐读课文《张衡传》: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同学们读的过程中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本文的文章结构)

二、开始上课

师:同学们看第五自然段,第五自然段的第二行,“常问天下所疾恶者”,所wù者啊,把这个字的读音改过来,所疾恶者。然后继续往下看,最后一句话,第五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乃作《思玄赋》以?”

生:宣寄情志。

师:对,宣寄(ji)情志,这个字注音一定要注意啊,还有一个字,第六自然段,看第六自然段,第六自然段的最后一行,“视事三年,上书乞骸(hai)骨”,二声啊,征拜尚书“征”是一声,啊,把音注上,征拜尚书,“征”啊,“拜”呢是授予官职的意思对吧?

生:对(齐)

师:“征”是征召,我们这里是征召、任命,读音没有问题了吧?

生:没有(齐)

师:我们回过头来总结一下上两节课讲过的东西,首先说一下文章的结构,它的结构我们第一次讲的是第一自然段是吧?

生:是(齐)

师:那介绍了什么内容?

生: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师:首先按照人物传记的通常的写法,人物的姓名、字、籍贯,介绍完了这里之后先介绍了张衡的哪些方面?

生:学业方面。

师:学业方面,学业上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他有先天的?

生:先天的天赋,后天的学习。

师:对,他有先天的天赋,再加上后天的?

师生:后天的“学习”。

师:同学们把这句话读一下,先天的天赋和后天的学习的句子。

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齐)

师:对,少善属文,少,年少的时候就善于写文章对吧?

生:对(齐)

师:再加上后天他的游学进入京师学习,等等,包括在太学学习,然后通晓了五经和六艺。首先介绍了他的字,然后讲了他的文学,学业上,方面的成就。然后除了这个之外,后面这一句我们讲了?

(老师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板书字、学业)

生:品德(一个学生答)

师:对,品德,对吧?(边说边板书“品德”两字)

生:对(齐)

师:品德方面,在品德上这个人比较喜欢安静,比较谦虚,而且?

生:淡泊名利。

师:淡泊名利是不是?

生:嗯。

师:“虽才高于世”这个地方是吧?

生:是(齐)

师:“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那么同学们来说一下,前面这一部分,“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主要是大将军邓骘认为啊,这是从正面还是反面描写这种,从正面还是侧面来写这个人物的不慕名利的这个品德?正面还是侧面?

生:侧面。

师:侧面,是吧?

生:是。

师:将军邓骘认为他是一个奇才,多次征召他但是他?

生:“累召不应”。

师:上周交上来的作业当中有一道题考的就是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一个奇才,选择题当中出了从正面就是错误的,明白了没有啊?

生:明白了。

师:明白就改过来啊,除了这之外,还讲了他的什么?

生:文学创作。

师:文学上他主要写了什么?(边说边板书“文学”两字)

生:《二京赋》。(齐)

师:《二京赋》是吗?

生:是。(齐)

师:《二京赋》是模仿了当时的?

生:《两都赋》(齐)

师:《两都赋》,这个作品产生的背景课文当中的原句是什么?

生:“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齐)

师:“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对,当时天下太平的时间太长,自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人们的生活都是过度的奢侈,所以针对这个事情他写了这篇文章,明白了没有?

生:明白了。(齐)

师:那么它是干什么的呢?因以讽谏,来讽喻、规劝,对吧?

生:对(齐)

师:这就是咱们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张衡在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看课文的第二部分是从第二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他在?

生:科学方面的成就。

师:科学上的成就。(边说边板书“科学”二字)科学上的成就,首先,有一个科学的发明是什么?

生:浑天仪。

师:浑天仪是吧?

生:是。

师:然后科学方面的理论著作是?

生:《灵宪》和《算罔论》。

师:《灵宪》和《算罔论》,这是从文体上概括了他在科学上的成就,那么第四自然段重点给我们介绍了他的又一发明?

生:候风地动仪。

师:对,候风地动仪。那么我来问,同学们运用原句回答,候风地动仪产生的时间,发明的时间是?

生:阳嘉元年。

师:它的材料是?

生:以青铜铸成。

师:它的大小是?

生:员径八尺。

师:它的形状是?

生: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师:对,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它外部的装饰是?

生: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师:对,它的机关都放在哪里了?

生:中有都柱。

师:应该是在它内部,这个酒樽的内部啊,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它的外部还有什么?

生: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师:那它的功用是什么?

生:其牙机巧制。

师:它的功用,我问的是。

生: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师:还有没有啊?继续。

生: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师:说白了就是一句话概括,候风地动仪啊,就是来测试地震的,测试地震的啊,那么这是咱们课文的第四自然段,重点给我们介绍了候风地动仪的功效和功用。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和第六自然段。课文的第三部分,首先我们还是疏通文意啊,疏通文意,该记的同学记笔记啊。“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时”就是当时,“政事”主要指的是?

生:政治。

师:当时的政治,“渐”是逐渐,“损”这个字我们翻译为?

生:腐败(一个学生回答)

师:我们翻译成腐败,明白没有?当时的政治它是逐渐的走向了腐败,“权移于下”同学们来看,这个“权”是权力,“下”呢是向下,“移”呢是?

生:转移。

师:权力逐渐的向下转移。就是中央的权力向下转移,明白了没有啊?

生:明白了。

师:我们接着往下看,“衡因上疏陈事”这里同学们需要记住两个字,一个是“因”,因是什么意思啊?

生:于是。(一个学生回答)

师:对,于是。(边说边在黑板上板书“因”字)于是,然后“疏”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啊?(边说边在黑板上板书“疏”字)

生:疏,,,(回答不上来)

师:“疏”在这里指的是一种问题,就是臣子呈奏给皇帝的奏章,啊,臣子给皇帝的奏章。翻译准确啊,张衡啊于是呈上奏章陈述这些事情,没问题了是吧?

生:没有。

师:好,继续往下看。“后迁侍中”,光看它里面“侍中”是什么?

生:侍从。

师:侍中是侍从,是个官职名,是吧?

生:是。

师:那么它后面是个官职名,前面是个动词,就是表示官职调动的动词,明白吗?既然这个字我们在这里,按理来说啊它应该是平调,平调,我们经常说啊,升职时候是右迁,贬职时候是?

生:左迁。

师:在这里我们按照这个意思我们翻译成升迁,明白没有啊?

生:嗯。

师:“帝引在帷幄”我们看帷幄这个词,指的是什么啊?

生:皇宫。

师:把它这个,“引”怎么翻译啊?

生:顺(一个学生回答)

师:“引”是顺的意思吗?本来牵引的意思,这里是让他到这个皇宫里去,明白了没有啊?我们这里翻译成,“让他进皇宫啊”,进到那里,明白了没?皇帝让他进入皇宫讽议左右,这句怎么翻译呢?

生:在皇帝左右参与政事,提出意见。

师:在皇帝左右参与政事,提出意见。这个“左右”跟《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左右”是?

生:不同。

师:是不同的,这个“左右”就是在皇帝的身边,听到没有啊?

生:听到了。

师:好,继续往下看。“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尝”是什么意思?

生:曾经。

师:对,曾经。嗯,记着。(边说边往黑板上板书“尝”字)曾经问啊,就是询问的意思。询问天下人所?疾恶是?

生:痛恨。

师:天下人所痛恨的这个人,“者”是“······的人”,曾经向他询问天下人所痛恨的人是谁,是吧?

生:嗯。

师:往后看。“宦官惧其毁己”“惧”是什么意思?

生:害怕。

师:害怕,这个“其”是?

生:代词。(一个学生回答)

师:代词,代指谁?

生:张衡。

师:张衡是吧?“毁”怎么翻译?

生:毁灭。

师:“毁”怎么翻译?诋毁。(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板书“诋毁”二字)诋毁啊,宦官们害怕张衡会诋毁自己,嗯,赶紧记上,都睡着了吧?

生:没有。

师:看,赶紧记上,宦官们害怕张衡会诋毁自己,继续看,“皆共目之”,“皆”是什么意思?

生:都。

师:“共”是?

生:一起。

师:一起或者共同啊,一起或者共同都可以。(在黑板上板书“一起”)宦官们都共同,“目”怎么翻译?

生:看,使眼色。

师:“目”本来是什么意思?

生:眼睛。

师:眼睛是什么词?

生:名词。

师:我们在这里翻译成眼睛不对是吧?因为是宦官们给他?

生:使眼色。

师:使眼色、递眼色,变成了什么词了?

生:动词。

师:在这里是?

生:名词作动词。

师:名词作了动词,使眼色。(一边在黑板上板书“目:n——v”)使动用词啊,使动用词,记下啊,记完了吧?

生:记完了。

师:“衡乃诡对而出”,“诡”是什么意思?

生:欺骗。

师:不说实话那就应该是欺骗啊,欺骗,我们在讲《苏武传》的时候也讲到过这个词是吧?

生:对。

师:匈奴诡言。欺骗说,这个词是,欺骗。“乃”是就,张衡于是欺骗了皇帝,诡对,没有说实话,对吧,然后出来了。接着往后看,“阉竖恐终为其患。”“阉竖”这个词?

生:宦官。

师:对宦官的一种蔑称啊,宦官们总是担心,“终”是终究,宦官们总是担心他终究会,“为”是?

生:成为。

师:对,成为。成为他们的祸患,隐患是吧?

生:嗯。

师:祸患。宦官会总是担心他终究会成为他们的祸患、忧患,(边说边在黑板上板书“忧患”二字)“遂共谗之”,又出现了这个“共”是吧?

生:嗯。

师:共是什么意思啊?

生:一起,共同。

师:对,一起,共同。“遂”是?

生:于是。

师:于是,就。“谗”是?

生:商量。

师:商量吗?谗言是一个名词,它在这里就是?

生:诽谤。

师:诽谤或者毁谤都行。毁谤会写吗?

生:会写。

师:“毁”诋毁的毁啊,“谤”言字旁,毁谤。(边说边在黑板上板书“毁谤”二字)记完了吗?

生:嗯。

师:于是他们共同毁谤张衡,毁谤张衡。那我们继续看,“衡常思图身之事”张衡常常,“思”是?

生:思考,考虑。

师:啊,思考或者考虑。张衡常常考虑自身安危的事情,自身安危的事情。“以为吉凶倚仗”,“以为”是?

生:认为。

师:赶紧记下啊,认为吉凶倚仗,吉凶倚仗这个词?

生:祸福相依。

师:老子说过啊,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祸福相依啊,祸福相依。看“幽微难明”就是?

生:难以看清。(同学们回答的有点乱)

师:难以看清,“乃作《思玄赋》”,于是就?

生:于是就写了《思玄赋》。

师:于是就写了《思玄赋》,没有问题吧?

生:嗯。

师:那“以”什么意思啊?

生:来。

师:他写《思玄赋》来干什么?

生:宣寄情志。

师:对,“宣”是?

生:抒发。

师:抒发、寄托,自己的情感。啊,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好,这是咱们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我们需要说一下的是“因”这个词,看,“因”这个词,“疏”奏章,献给皇帝的奏章,然后是“帷幄”这个词,在这里指的是?

生:皇宫。

师:“疾恶”这个词在这里是?

生:痛恨。

师:痛恨、憎恨。然后是“目”这个词,在这里是词类活用,名词作?

生: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师:然后是“诡”这个词,诡是?

生:欺骗。

师:“阉竖”这个词?

生:对宦官的鄙视。

师:对宦官的鄙视。蔑称啊。意思对就可以。那么我们总结一下第五自然段,我们讲了前面他学业上、文学上、科学上,第五自然段主要讲了他在什么方面?

生:政治上。

师:政治上,对吧?

生:对。

师:这个政治上发生了一件事情,皇帝让他在身边给自己进言是吧?但是宦官们给他使眼色之后啊,他欺骗了皇帝,是不是?

生:是。

师:欺骗了皇帝,没有说实话,然后宦官们共同诋毁他,我们看这个句子,他常常考虑自身安危的句子,那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来张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考虑一下。

生:······(没有回答上来)

师:他担心宦官们给他使眼色对吧?所以他没有说实话,按照这个,一个谏官的责任来说,这个词(边说边在黑板上板书“谏”字)一个谏官的责任来说,他应该说实话,对吧?

生:对。

师:但是他没有说实话,他经常考虑自身安危的事情,他说福祸相依,这可以看出来张衡是一个?

生:谨慎的人。

师:谨慎的人,非常小心的人,非常关注自身的?

生:安危。

师:那同学们想想,后面他写了一个文章,《思玄赋》,来表达自己的?

生:感情。

师: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意,是不是?

生:是。

师:也就是说在这种环境中,他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明白没有啊?

生:明白了。

师:这是我们的这一段啊,然后我们讲第六自然段。看,第六自然段。“永和初”,“永和”表示什么啊?

生:年号。

师:非常正确。永和年的时候,出为河间相。“为”这个字,我们怎么理解?

生:做。

师:做,或者担任,是吧?那么“初”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呢?(边说边在黑板上板书“出”字)

生:出任,出使。

师:出我们经常说出去是吧?

生:嗯

师:一般情况下,它的后面跟上一个官职名的时候,这个词是“京官外调”的意思。(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板书“京官外调”)就是以前在京城做官,后来外调到了地方官,叫“京官外调”,离开了朝廷,明白了没有啊?

生:明白了。

师:我们看注释25,看到了吗?

生:看到了。

师:我们翻译的时候,直接翻译成“出任”,(在黑板上板书“出任”),啊,出任,记上,赶紧记上,赶紧记上。写完了吧?

生:写完了。

师:我们接着往下看,永和初年的时候他离开京城,到做河间王的相,看到了吗?

生:看到了。

师:我们看注释25,不用看这个,汉朝国王的相。职权相当于郡的太守,“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时”是?

生:当时。

师:对,这个国王在这里指谁?

生:刘政。

师:刘政,就是河间王刘政。明白没有?

生:明白。

师:当时河间王刘振这个人骄奢,非常的怎么样?

生:奢侈。

师:骄横,在这里是骄横。(边说边板书“骄横”两字)骄横,“奢”呢?

生:奢侈。

师:奢侈。好,继续看,“不遵典宪”,不遵守?

生:典章法制。

师:对,典章法制,不遵守典章法制。继续看,“又多豪右”,“又多豪右”,有很多的?

生:豪族大户。

师:又有很多的豪族大户,看见没?记下来啊,这是一个文化常识。右,右族,豪族,秦汉时期,住在城市的右边,所以称之为豪族、豪右。明白了吧?

生:嗯。

师:又有很多的这样的豪族大户“共为不轨”,“共”是?

生:一起。

师:对,一起。一起的胡作非为。那我们想一想,河间王骄横奢侈,再有这些豪族大户们,他们共同胡作非为,张衡做河间王的相的官职之前的背景,对吧?就是在没做,没担任这个河间王的相之前的当地的政治环境是这样的,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他到了时候是什么样?“衡下车”,下车是什么意思啊?

生:官吏初到任。

师:官吏初到任,把这个词记上。(边说边板书“下车”两字)张衡刚怎么样啊?他刚到任,“治威严,整法度”,“治威严”什么意思?

生:治理的非常严厉。

师:“整法度”“整”是?

生:整理,治理。

师:整饬,(板书“整饬”),整饬,把这个词记上,整饬,整饬法令制度,“阴知奸党名姓”“阴”是?

生:暗中。

师:对,暗中查知这些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一时”?

生:一起。

师:一起或同时。对吧,一下子把他们怎样?

生:逮捕起来。

师:对,一下子,同时把他们逮捕起来。“上下肃然”,上下怎么样?肃然。“然”是·····的样子,对吧?

生:对。

师:肃然是敬畏的样子。“称为政理”,我们看“政理”这个词。

生:政治治理。

师:我们说经过他这番整法度也好,还有这个治威严也好,这些奸党一下子抓起来,逮捕起来之后,这个地方的政治环境开始怎么样呢?看,“政理”,什么意思啊?

生:政治清明。

师:政治清明,对。好,继续往后看,“视事三年”,“视事”?

生:指官员到职工作。

师:指官员到职工作。那到职工作多少年?

生:三年。

师:他在这里地方工作了三年之后,“上书乞骸骨”,“上书”,给皇帝怎么样?

生:上书。

师:“乞骸骨”?

生: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

师:把自己的身体还给自己对吧?也就是,告老还乡。(板书“乞骸骨”)这是古代官员们辞职的一种说法,给皇帝辞官的一种说法,“乞骸骨”,明白了没有?

生:明白了。

师:“征拜尚书”,然后又给他官职了是吧,征召他,任命他做?

生:上书。

师:“征”和“拜”两个字记下来。(板书“征拜”)征是征召,拜是?

生:授予官职。

师:我们直接翻译成“任命”。征召任命他做上书,任命他做上书。好了吧?

生:嗯。

师:好了看“年六十二”六十二岁的时候,“永和四年卒”,卒什么意思啊?

生:去世。

师:对,永和四年去世。记上了吗?

生:记上了。

师:那我们来总结一下,第六自然段主要还是再给我们讲这个张衡在政治上的作为,政治上的作为,他做了什么官?

生:治威严,整法度。

师:做了什么官,我问的是?

生:河间相。

师:河间王的相,对吧?

生:嗯。

师:他做了什么事情在政治上?

生:治威严,整法度。

师: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那么做了这些事情结果是什么?

生:征拜尚书。

师:效果?

生: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师:称为政理。前面还有一句是吧?

生:上下肃然。

师:好了,这个第六段同学们需要记住的词是,重点画一下啊,“出”这个字,表示官职调动的方面,它是出任的意思,京官外调。第二个,是“豪右”这个词,“豪右”这个词,记上了吧?然后是“下车”这个词,官吏初到任,初到任。还有一个是“视事”,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视事”是官吏到职工作,画上了没有啊?

生:嗯。

师:还有一个是“乞骸骨”这个词,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的一种说法。“征拜”,记完没有啊?

生:嗯。

师:还有“卒”这个词,在这里是去世是吧?

生:嗯。

师:好,我们总结一下啊,课文的第五六自然段,主要给我们讲了张衡在政治上的作为是吧?政治上的作为。政治上的作为他又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第五自然段,一个是?

生:第六自然段。

师:第五自然段我们总结一下,主要是因为他在这个官场当中啊,非常的小心谨慎,所以他写了一篇文章叫?

生:《思玄赋》。

师:来表达他的这种?

生:情意。

师:没有问题吧?

生:嗯。

师:第六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他做这个河间相的时候,和这些奸党们之间的斗争,和奸党们之间的斗争,把这个整理上啊,同学们记一下,我说了大家记。第三部分,第六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写上了吧?

生:写上了。

师:第五段,是《思玄赋》的由来。《思玄赋》用书名号啊,第五段,是《思玄赋》的由来。《思玄赋》课本上有,《思玄赋》的由来写上了吗?

生:写上了。

师:表现了张衡小心谨慎的特点,表现了张衡小心谨慎的特点。好了吗?

生:好了。

师:第六段,第六段,是张衡出任河间相,张衡出任河间相,张衡出任河间相,与奸党斗争的事情,与奸党斗争的事情。写完了吧?

生:写完了。

师:表现他的政治智慧。政治智慧。智慧会写吗?

生:会。

师:写完了吧?

生:写完了。

师:我们回过头再来整理一下,这篇文章一共有六个自然段,分为三个部分。有文学上的,有政治上的,还有科学上的,这就是这篇文章啊,剩下的时间同学们把练习册拿出来。说一下你们做题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了吗?

生:嗯。

师:翻到97页,找到文化常识,97页有一个冠礼和笈礼的区别,(在黑板上板书“冠礼、笈礼”)冠礼、笈礼的区别,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咱们的这个A项啊,是错误的。古代人有名也有字,出生三个月由他的父亲取名,男孩子和女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他会实行冠礼和笈礼,男孩子在20岁的时候会实行冠礼,女孩子在15岁的时候会实行笈礼,会举行笈礼,表明她成年了。这个时候他们父亲会给他们取字,明白了没有?

生:嗯。

师:所以这道题的A项是错误的。看,说这个男女在20岁的时候举行冠礼或笈礼的时候会取字,这是错误的。赶紧订正上,明白了没有?

生:明白了。

师:男孩子在20岁举行冠礼,女孩子在15岁举行笈礼,他们父亲会给他们取这个字,他们的名呢,三岁的时候由他们的夫亲取名,明白了吧?

生:嗯。

师:所以是错误的啊,然后我们往后翻,第4题,看第4题,第4题刚才我们讲了是吧?

生:嗯。

师:第4题选择B项。“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从侧面表现,侧面。明白了吗?

生:嗯。

师:这个错误搞清楚没有?

生:搞清楚了。

师:然后我们看第一题,也有错的啊,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B项。“公车”这个词我们不是讲过吗?讲过没有?“公车”是汉代的官署名,讲过没有?

生:讲过。

师:看这个B项,从汉代开始,皇家会用马车接送被公议的人,后来马车成了举人进京议事的代称。他是一个官署名,指的是我们所说的衙门或有关部门一类的,明白了吗?

生:明白。

师:不是一种交通工具啊。课本66页看,课本66页,找到没?

生:找到了。

师:注释21。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由官署里的人接待,而不是一种交通工具,清楚了没?

生:嗯。

师:好,往下看,第8题,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项。看B项,第六自然段详细介绍了候风地动仪的构造,对吧?

生:嗯。

师:先写了什么呀?制造的时间、名称还有什么?看课本,先写了时间、名称,然后是材料,然后是形状,外部的装饰,构造,明白了没?

生:明白了。

师:顺序自己写上。这个顺序自己写,赶紧写上,就在这个练习书上,这个我们讲的时候都讲了啊,就在他错误的地方自己订正上,写完了没有啊?

生:写完了。

师:好了,我们再说一下,顺序是啥?

生:时间、名称、材料、外形、大小、装饰。

师:然后是?外部结构和?

生:内部结构。

师:明白了没有?

生:明白了。

师:今天下去之后看9、10、11、12,这四道题画下来,今天下去之后把这四道题做完,我们今天刚讲过,好,下课。

生:起立

师:老师辛苦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24 11:07:04 | 只看该作者
【评价】

优点:

1、祁老师很温和,和蔼可亲,与同学之间的距离较近,课上的比较自然真实。本节课讲的是文言文,祁老师比较注重基础的扎实,不断反复的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文言知识的巩固和积累。

2、祁老师的课堂时间把握的很好,先是梳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然后重点分析了本节课所学的两段翻译,最后顺带评讲了一下练习册,是一节真实的课堂,比较的自然真实。

3、祁老师把所讲的重点的字词都板书在了黑板上,这样有利于学生做笔记,这个习惯比较好。

不足:

1、课堂上没有与学生太多的互动,导致课堂氛围有些沉闷,个别学生在睡觉,老师不妨改变一下讲课方式,让学生都参与进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老师上课读错了一个字音,“遂”读四声,老师一直读成了二声;

3、老师讲课习惯不断的重复,重复学生所说的话,也在不断重复前面所讲过的知识,先得有点啰嗦;

4、祁老师讲文言文虽然把握的面面俱到,各个知识点讲的都很清楚,但是没有重点,重点不突出。应该把需要重点仔细讲的地方重点处理,比较简单的学生能够自己掌握的知识就简单的一笔带过,这样会显得详略得当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4 07: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