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陈巧巧老师讲韩愈的《马说》,记录上没别的,只留下一个大大的“读”字。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初读课文,学生们疑惑重重:韩愈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某个句子该如何翻译等等。朗读三遍之后,经过几分钟的分组讨论,问题一一得到了解答,而这期间,张老师并未做过多的讲解,真正做到了“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我认识到,原来反复地读课文并不是浪费时间,更不是煽情,而是一种启发,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方法。
除此,我还深刻地领悟了以下两点:一是要提让学生有回答欲望的问题。要通过科学设置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所提的问题若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又何愁课堂气氛不活跃呢?二是永远不要低估学生的潜力。过于简单机械的教学环节会让学生昏昏欲睡,而富于挑战性的教学活动则会令课堂迸射最耀眼的火花。学生在教师别具匠心的铺垫和启发下会带给语文课堂极大的惊喜,而这份成就感也将伴随学生今后的学习历程,不断生发积极的心理暗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