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2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8 19:06: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套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习、单元、期中、期末总复习题试题免费下载为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所有试卷与教育部审定新编教材同步,本站试卷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打印。
       因为试卷复制时一些内容如图片之类无法显示,需要下载的老师、家长可以到帖子下面(往下拉)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使用!
      试卷内容预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清冽(liè) 诣太守(zhǐ) 往来翕忽(xī)
B.阡陌(mò) 为宫室(wéi) 八分有奇(qí)
C.蒹葭(jiā) 窈窕(tiǎo) 垂髫(táo)
D.溯游(sù) 为坻(chí) 峨冠(guā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惊异)
B.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C.佁然不动(静止不动的样子)
D.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3.下列句子中的“而”与“乃记之而去”中的“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启窗而观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D.而竖其左膝
4.下列各句中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
A.林尽水源
B.便要还家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其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
B.“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也可以抒情、说明和议论。
C.“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305篇。《诗经》共分赋、比、兴三大类。
6.某学校开展“走近名著,学写对联”活动,学校为此征集对联,请根据所给上联,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读名著似逢甘露
下联:赏美文如(  )春风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指老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18 19:06:46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单元试卷.zip (35.16 KB, 下载次数: 966)

打开微信关注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免费获取解压密码。
如果已关注,请进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请打开微信扫下面二维码关注本站公众号添加微信号:Lspjyw   方式,打开微信,添加朋友,点下面公众号,输入Lspjyw ,点击搜一搜。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1-18 19:07:02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评答案  
一、1.答案 解析:A项中,“诣”应读yì;B项中,“奇”应读jī;C项中,“髫”应读tiáo。
2.答案:A 解析:“异”的意思是“对……感到惊异”。
3.答案:A 解析:例句和A项中的“而”都表顺承;B项中的“而”表并列;C项中的“而”表转折;D项中的“而”表并列。
4.答案:C 解析:A项和B项中的句子都是省略句;C项中的句子是定语后置的倒装句;D项中的句子是判断句。
5.答案 解析:《诗经》共分风、雅、颂三大类,赋、比、兴是三种表现手法。
6.示例:沐(坐、浴)
二、(一)7.答案:A 解析:B项中“绝境”指与世隔绝的地方;C项中“具”的意思是详细;D项中“延”的意思是邀请。
8.答案:D 解析:A项中的“之”是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不译。B项中的“之”是助词,用在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C项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不译。D项中的“之”是代词,与例句中的“之”的用法相同。
9.(1)答案里面)土地平坦广阔,房舍都很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2)(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和晋了。 解析1)注意“平旷”“俨然”“属”等词语的翻译。(2)注意“乃”“无论”等词语的翻译。
10.答案:①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②表达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二)11.答案: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解析: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这个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根据句子的意思划分停顿即可。
12.答案:(1)像狗的牙齿那样 (2)凄清 (3)更加 (4)有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其中“犬牙”是名词用作状语,应解释为“像狗的牙齿那样”。
13.(1)答案:潭中的鱼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似的。(2)从西山路口一直往北(走),越过黄茅岭下来。 解析:翻译时注意关键词“可”“许”“空游”“北”“逾”等。
14.答案:凄苦孤寂 有才能却无法施展(壮志难酬) 解析:结合题干中的提示,联系文中关键语句理解归纳即可。
(三)15.答案:作者主要写了白堤雪、孤山雪和断桥雪。 解析:通读全文,看看哪些段落集中写了一个地方的雪,然后概括归纳即可。
16.答案:欲扬先抑。先写这些年走西湖却一直遇不到雪,再写那天“雪消息成了又一则谎言”,这是“抑”。可就在“我”收拾行囊时,窗外飘起了大朵大朵的雪花,可见惊喜之情,这是“扬”。 解析:本文在一抑一扬之间表达出对西湖雪的喜爱之情。
17.答案:第⑧段。 解析:结合题干中的语句,只要找出写雪残之后的断桥的文字即可。
18.答案:这一段表达出作者在西湖遇上雪后的知足与惬意之情,礼赞轻舞飞扬的生命和风花雪月的人世。 解析:题干中明确指出是“最后一段”,抓住本段中的重点词语进行概括即可。
三、提示:“陶醉”是题目中的关键词,意思是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获得了心理上的安慰、满足、幸福等。可以陶醉的东西很多,春花秋月、秋霜冬雪、花草树木……无不赏心悦目,具有启人深思的哲理;父母的体贴呵护,老师的微笑关爱,同学的浓浓友谊,陌生人的无私帮助……这些组成了爱的海洋,令人陶醉,让人享受到人世间的美好;音乐优美的旋律,陶冶着人们的心灵,涤荡着人们的精神,为生活增添无穷乐趣。行文要有中心意识,特别是作文结尾,一定要点出陶醉什么,为什么陶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7 06: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