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 末 测 试
一、1.答案 解析:A项中,“鲜”应读xiǎn;B项中,“拙”应读zhuō;C 项中,“缔”应读dì,“忡”应读chōng。
2.答案 解析:A项中,“竿”应为“杆”,“班”应为“斑”;B项中,“承”应为“成”;C项中,“洌”应为“冽”。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可用排除法,第三条横线是固定搭配“打开心扉”,故可排除A、D两项。第四条横线,一般说“投入怀抱”,而不说“投入情怀”,故可排除C项,选择B项。
4.答案:C 解析:A项中,“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B项中,“差强人意”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D项中,“水落石出”指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可将其改为“一清二楚”。
5.答案1)培育 孕育 (2)保持 完全 解析:本题考查直接修改病句的能力,这类题一般稍难些,但本题给出了病因提示,降低了病句修改的难度。
6.答案:C 解析:根据前句“飘动的黑发”推断后句应为“清澈的眼神”,形成对偶关系,由此可判断选项为C。
7.答案1)明月来相照 (2)谁家玉笛暗飞声 (3)百般红紫斗芳菲 (4)凭君传语报平安 (5)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6)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的识记和理解运用能力。这类默写一般有三种题型:一是直接型默写,即给出上句或下句,要求填写下句或上句;二是理解型默写,根据对句中提示语的理解,填写句子;三是拓展型默写,按某个主题或要求写出符合其意的句子。就本题而言,第(1)—(4)题属于直接型默写题;第(5)、(6)题属于理解型默写题。填写句子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8.答案:(1)笛福 鲁滨孙漂流记 解析:本题给出一段文字,考查对作家作品、作品内容及作品主人公品格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只要读过相关文章,就不难回答。 (2)示例:鲁滨孙勇于冒险,不畏艰难,不向厄运屈服的积极进取的精神能给青少年以鼓舞,对青少年的成长有促进作用。 解析:本题的题干要求是“提出这个建议的原因”,其实是对主人公品格精神的概括,概括时,语言要简洁明了。
9.(1)示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或:星垂平野旷,月涌大江流。) 解析:本题是诗词积累题,只要从所积累的描写大江大河的诗词中写出一句即可。注意书写要正确。
(2)示例二:这个标志由两部分组成,外圈是“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的中、英文名称,内圈图案是湿地景观——天鹅引吭高歌,水鸟惬意戏水,鱼儿逐波畅游,水草随风摇曳,包括了湿地“水、动物、植物”三个要素。标志体现了湿地公园保护湿地、合理利用湿地的宗旨。 解析:本题是图文表达题,要结合图案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来分析。先要指出图案中的要素,再指出这些图案要素与要表达的主旨的关系。
二、(一)10.答案:(1)竖立 (2)亲近而不庄重 (3)坚定,有节操 (4)种植,栽培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平时要注意积累并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熟记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做题时要结合句子判断词语的意义,考虑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意。
11.答案:(1)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2)君子看见它的本性,就会想到那些待人接物不偏不倚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句子,首先要把握句子中的重点实词;其次要忠于原文,通达顺畅,富有表现力;最后要注意句子的句式,在翻译时补充原句省略的部分,调整语序,使翻译后的句子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12.答案:环境 外形香气 性直 心空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文言文的语言较为简洁,在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时需要认真辨析。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句话,既写出了莲的外形和香气,又写出了莲的高洁品性。而乙文中对竹的归纳,则可从原文中找到“竹本固”“竹性直”“竹心空”“竹节贞”等关键词语进行概括。
13.答案:象征 描写 议论 议论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表现手法的理解能力。文言文的表现手法和现代文基本一致。两文的相同之处都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因此它们的共同点是象征手法。不同点是甲文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更为丰富,乙文则主要是议论。在填空时,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辨析。
14.答案: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示例一:我喜欢兰花,兰花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默默无闻地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示例二:我喜欢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并以个性化阅读的方式考查表达能力。可以从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悟中,以自己比较熟悉的花为内容谈自己的看法,如果能以花喻人,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则更好。
(二)15.答案:清欢是至高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概括能力。论点在形式上一般不能为疑问句、否定句、比喻句。论点出现的位置一般是标题、开头、中间、结尾。在语段中找论点的方法:①一定要在明确论题的基础上去寻找。②所搜索的句子必须是议论句。③所选句子在内容上必须能点明主旨,在结构上必须能统领全篇。本题包含中心论点的句子应是第②段的最后一句。
16.答案:引用苏轼的例子是为了引出中心论点,引用孔子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中心论点。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举例论证的作用。第①段引用苏东坡的事例,是为了引出“清欢”这个论题。第④段引用孔子的事例指出“清欢”是颜回的人生态度,也是他的一种人生境界,从而更充分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17.答案:运用排比句式高度概括地写出了追名逐利者的种种表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能力。“者有之”形式是排比修辞,前面的三个词语是对追名逐利者的种种表现的概括,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18.答案:这一段主要论证了怎样才能做到清欢。先否定错误的认识,再指出正确的做法,最后用举例论证论点。(或:先正反对比论证,再事例论证。)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论证思路的整体把握能力。可以先阅读第⑦段,再把段落划分出层次,接着总结概括每个层次的内容,以此来理清段落的写作思路,分辨作者的论述思路。本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中的四个“不是”否定了对“清欢”的错误认识;第二句中的两个“要”指出“清欢”的正确做法;最后一句用苏东坡的事例论述了像苏东坡这样做即是“清欢”,从而论证了“如何做才是清欢”的道理。
(三)19.答案:统领全文(引起下文,点明文章主旨),下面的“上课吃花生”和“相面打分”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段展开叙述的。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第①段交代写作的内容,即“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而下文中的两个例子,都是围绕这一点来展开的,因此,这一段是对全文内容的总写,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20.答案:动作 语言 解析:本题是对描写方法的考查,一般对人物的描写方法,有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等,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归纳即可。
21.答案: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上课时早已对每个学生知根知底。“相面打分”看似随意,实际上是合理决断。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归纳和概括能力。细读最后一段可以了解,林语堂并不是根据相貌给学生打分,而是根据平时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来打分,而且他记忆力超群,所以才能做到公平公正。
22.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恶性考试”形象地比作“煮鹤艺术”,极富讽刺意味,饱含了林语堂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表达了对学生遭遇的惋惜和同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能力。赏析句子,可以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进行分析。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因此,可以从比喻的修辞手法对表现人物的作用上来解答,点明这句话体现了林语堂厌恶恶性的考试制度,同情青年学生的特点。
23.示例:尊重学生、公平公正、热爱生活、深厚广博、诙谐幽默。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但解答时要注意联系文章内容及所给出的材料。不能偏离主题和所给的内容。如文章中的幽默风趣、学识渊博、对待学生公平公正,材料中所表现的热爱生活等都应该解答出来。
三、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