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25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二年级投掷课单元教学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2-18 19: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轻物掷准



鞍山市育才小学 张晓棠

小学二年级投掷课单元教学计划
《轻物掷准》课时设计说明(4─3)
授课教师:张晓棠
一、指导思想
以体育新课程标准为指针,以锻炼学生身体为目的,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设《灭鼠行动》的情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到活动的乐趣。并在活动中健身,在活动中合作,在活动中享受,在活动中健康成长,充分展示教与学的实效性,通过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运动的快乐。
二、学情分析
鞍山市育才小学从建校以来,为了全面实施“高质量育人”方针,采取了小班化教学,二年组共有四个教学班,学生总人数为112人。上课班级二年三班,男生16人、女生16人。大部分学生喜爱体育活动,乐观向上,少数学生自我约束力差。但学生整体素质比较优秀,个别学生比较贪玩。在以往的体育课上表现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对学习内容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根据这些特点,本节课教学过程采用情境教学来组织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三、教学内容
投掷:轻物掷准
游戏:趣味接力
四、教学设计
课的开始部分,我创设了一个“灭鼠行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接下来请学生自己选择各种交通工具去参加灭鼠。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了简单、实用的呼拉圈操来完成热身活动,将枯燥的准备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课中的乐趣,并为主教材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巩同与提高阶段,我抓住投掷的主教材进行教学,围绕“灭鼠行动”进行环节设计,通过分组复习所学的抛、掷等技术(为灭鼠练本领)──集体进行各种方式的投准练习(灭鼠行动)──为了上下肢协调发展,组织跑、跳、钻接力(游戏:趣味接力)环环相扣、过渡自然,不仅使学生们在体育课中学到了掷准的动作技能,同时也体现了低年级学生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教学过程。
结束部分,我提出了为庆祝学到投准本领,让师生尽情舞蹈放松的建议,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并在小结时采取师生共同畅谈参加本课学习的感受,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与成功的乐趣,使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身心得到充分放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2-18 19:59:00 | 只看该作者
小学二年级体育课时计划(4─3)
学校:育才小学  班级:二年级三班  人数:32  上课教师:张晓棠  指导教师:穆云凤
课时设计点评
1.这节《轻物掷准》体育课时计划,是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水平一的课程,课的结构完整,能根据人体运动规律和技能形成规律安排,教材搭配合理,注重上下肢的对称练习,体现全面发展原则。
2.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能根据学生实际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充分体现低年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教学设计中能注重学生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掷准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清楚的了解自己掷远、掷准的程度,正确地评价自己的成绩,并努力超越自我向更高的目标前进,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感。
3.教学目标制定能贴近学生实际需求。重、难点突出,解决措施(掷反弹球、大圈掷准、小圈掷准等)有效体现由易到难。
4.较好地体现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情境(情节)教学,让学生带着“用什么方法才能投得远?投得准?”这一问题去尝试、体验,在实践中去发现新知,在对比中寻找答案。教师适时地教,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强调的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存、并重的原则。
5.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大量的自主学习(分组练习)、自主创造(自设场地)的时间和空间,练习密度预计合理,从教学设计可以看出能较好地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6.从教学设计上可以看出任课教师能开发课程资源。充分体现了一种器材多种运用,让学生在不断的变化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这样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建议:
1.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学生不仅右手能投掷,左手也应安排适当的投掷活动。
2.在向远处投掷时应(注意角度)设计安排投过一定高度。
点评人:鞍山市铁西区教师进修学校体育教研员穆云凤   

《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现场研讨会教案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5 03: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