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想象丰富而奇特,风格飘逸而豪放自然,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的美名。他与杜甫齐名,合称“李杜”。主要作品:《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霜的形成
在寒冷季节的清晨,草叶上、土块上常常会覆盖着一层霜的结晶。
它们在初升起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待太阳升高后就融化了。人们常常霜把这种现象叫"下霜"。翻翻日历,每年10月下旬,总有"霜降"这个节气。我们看到过降雪,也看到过降雨,可是谁也没有看到过降霜。其实,霜不是从天空降下来的,而是在近地面层的空气里形成的。
霜是一种白色的冰晶,多形成于夜间。少数情况下,在日落以前太阳斜照的时候也能开始形成。通常,日出后不久霜就融化了。但是在天气严寒的时候或者在背阴的地方,霜也能终日不消。
霜本身对植物既没有害处,也没有益处。通常人们所说的"霜害",实际上是在形成霜的同时产生的"冻害"。
霜的形成不仅和当时的天气条件有关,而且与所附着的物体的属性也有关。当物体表面的温度很低,而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却比较高,那么在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有一个温度差,如果物体表面与空气之间的温度差主要是由物体表面辐射冷却造成的,则在较暖的空气和较冷的物体表面相接触时空气就会冷却,达到水汽过饱和的时候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如果温度在0°C以下,则多余的水汽就在物体表面上凝华为冰晶,这就是霜。因此霜总是在有利于物体表面辐射冷却的天气条件下形成。
另外,云对地面物体夜间的辐射冷却是有妨碍的,天空有云不利于霜的形成,霜因此,霜大都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也就是地面辐射冷却强烈的时候。
此外,风对于霜的形成也有影响。有微风的时候,空气缓慢地流过冷物体表面,不断地供应着水汽,有利于霜的形成。但是,风大的时候,由于空气流动得很快,接触冷物体表面的时间太短,同时风大的时候,上下层的空气容易互相混合,不利于温度降低,从而也会妨碍霜的形成。大致说来,当风速达到3级或3级以上时,霜就不容易形成了。
因此,霜一般形成在寒冷季节里晴朗、微风或无风的夜晚。
【其他资料】
思乡的诗句
1.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4.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西江夜行》
5.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请你认真读一读,写一写。
思 乡
前 床
低 光
二、比一比,看谁的雪球滚得大。
摆 摆弄 摆手 摆开
故
夜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课文整体梳理。
这首古诗成功地反映了外出 的静夜思乡之情。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 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四、重点段落品析。
明月 ,疑是 霜,
举头望 ,低头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 。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古诗停顿技巧:
1.要注意押韵,唐诗五言一般都为XX/XXX格式。
如: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2. 有一些是根据词的意思来读。例:曲项/向/天歌。
参考答案
一、略 二、故事 故人 已故 夜空 黑夜 午夜 三、游子 思乡 四、1.床前 光 地上 明月 思故乡 2. 唐 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