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年级班主任教育叙事 温暖的问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4 14:0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师,新年快乐”,这是我们班学生王俊坡在2019年12月31日夜放学走之前专门跑到我面前给我的一份祝福。也许,作为老师很容易知足,短短的一句问候让我心满意足,也深深欣慰。之所以欣慰,是因为王俊坡是我们班中让我费心最多的一个学生,甚至也是批评最多的一个学生。

记得,刚接手这个班级时,开学第一天的早读王俊坡就迟到,并且迟到将近一节课,学生的反应是这是惯例。毕竟是第一天,为了不让他养成这样的习惯,我决定问个究竟。趁着早读下课,我当着学生的面电话通知家长来学校说明一下原因,因为家长外出干活,最终推迟到了中午。

过去,我并不喜欢通知家长来学校,一方面是考虑到家长较忙,特别是农村的家长多外出打工,基本来不了,另一方面是自己平时的工作较忙,没有太多时间接待,而一旦家长过来几乎几节课做不了什么。所以,真的需要家长配合工作了,也多是电话告知孩子在校的情况,或者请家长回到家里帮忙教育孩子。但这次,并且是开学第一天我还是通知家长到校。之所以这样做,也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做给孩子看,他们不喜欢叫家长,但此时叫家长更多的是让学生看到犯错误是要付出代价的,尽管我并没有恶意;另一方面,因为是听学生说是惯例,这说明王俊坡过去的毛病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没有引起重视,这次让家长来更多是问清原因,通过家长来配合学校工作,让学生慢慢改进。

通过那一次的和家长孩子交流,之后王俊坡的确是改进了不少,也很少再迟到,但其他毛病却依然不断,最严重的的是上课爱睡觉,并且爱做小动作。对此,我最初的做法是,给孩子一个约定和改进的机会,例如要求孩子有一有二不能再三再四,虽然学生并不能做到三四之后不再之后不再犯错误,但只要有所改观就是进步。只是需要不断的提醒,否则很容易往复。再后来就是通过学生制定班规,让学生来监督班级内的违纪情况。

但学生毕竟是学生,有些毛病并不容易一下子改变,它需要过程,甚至需要思想的洗礼和重塑。于是,我试着和他做朋友,利用课余时间谈心。虽然这样的效果很慢,但我还是在坚持尝试中改进。但有时有些毛病还是引起大多数同学的不满,看到同学们群情公愤,我有时也会大声的批评和责怪,但学生总是嘿嘿一笑,而我也会捎带着提醒学生要注意自己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形象,学习可以不好,但要会做人。

或许有些毛病只有在付出代价后再会引起重视,但这些小动作还是给孩子带来了一些小麻烦。上周一下午,我正要上数学课,班里学生突然向我汇报说王俊坡把郑志恒推倒了,并且郑志恒现在还坐在地面上不能动弹。趁着上课前,我去看了情况,顺便又查看了一遍监控,等实施弄清楚之后,我就给家长打了电话,或许是并非故意,再加上郑志恒本身这段时间就腰不好,此时我看到王俊坡的表情似乎一肚子的委屈。因为马上要考试,时间也感觉极其宝贵,而此时调课也基本来不及。为了不耽误这节宝贵的复习课,通知完家长,我找了个同事先帮忙看着然后就去上课了。但整个一节课,我看到王俊坡都是闷闷不乐,虽然我也试图提问他以引起他的注意,但无济于事。

或许是这段时间我的确看到了王俊坡的进步,也或许是害怕家长不了解无端责怪孩子,我还是拨通了孩子家长的电话。本以为通过电话说清楚事情的经过并告诉孩子的进步,孩子就会免收批评和指责,但听到的却是家长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指责和对学生更严重的责怪甚至放弃。此时的我,也觉得一肚子委屈,更是对家长一肚子的不满。电话中,无形也加大了声音,事后想想作为一名教师这是不礼貌也不应该的,但听到家长对孩子的放弃,对孩子一直没有放弃的我更是难以忍受,指责家长的不负责任。晚上很晚了,我收到一条QQ信息“老师,我是王俊坡,我爸脾气不好,您别介意”。此时的我,深深的欣慰,感动的几乎流泪。甚至觉得,当时的我不应该给家长打电话,而应该自己亲自去孩子治病,这样这件事家长就不会知情,王俊坡或许也就不会遭受一顿毒骂。

带着一份歉意,我也给王俊坡发了一条信息“让你受委屈了”。之后就是,12月31日晚本文开头的那一幕。或许,做一个老师的我很容易知足,特别是当自己感觉做错了什么却依然得到学生的谅解和支持,那种心情和感动总会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甚至眼含泪水。或许,这就是我工作的动力和汇报。我,会带着这份生活中的感动,不断前行!谢谢你,我的孩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16: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