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2月4日,金水区小学数学中心组第八次教研活动在银河路小学有序开展,本次教研活动主要围绕听课、评课、研讨与成长进行。
纬四路小学李文博老师执教的《长方体的认识》,由物化直观引入课题,学生通过摸一摸初步感知长方体的“棱、面、顶点”,在自由探究中发现、总结长方体的特点,进一步借助几何画板,通过变换“长、宽、高”,发现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这一知识点。 在课堂练习环节设计中,李老师通过呈现不同组长宽高数据,让学生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长方体,有意识地发展了学生空间能力。
随后,银河路小学张玉英老师执教了三年级《分一分(一)》一课,这节课张老师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在认、思、折、指、说、涂等一系列环节中感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从整体上看,学生思维活跃,参与面广,参与度较深。
课后,中心组教师及教研员针对两节现场课做出了研讨与建议,通过聆听大家的智慧,我深受共鸣与感悟:
1.课前充足备课
备课是个大工程,备课不能简单的只看教材,备课必须研读课标、教参。必要时,备课还要对比研读不同版本教材对同一课时内容的设计与呈现,只有综合思考这些文本,教师才能更加清楚地定位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而在正确的导向中,进一步设计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2.课堂张弛有度
课堂张弛有度,一方面表现在学生课堂的活动探究中,在探究长方体的特点时,李老师并没有限制学生的具体探究点,而是在大的背景要求下,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组内交流、最后生成有关“棱、面、顶点”的特点,这样处理教学体现了教师张驰有度的教育思想,也给了学生探究和发现的自由空间。
3.知识落地生根
数学是一个从直观到抽象,再到生活与应用的过程,多样化的数学表征和直观形式帮助学生走进和体会数学,从而进一步理解数学。
但在理解数学的过程中,我想一定要让数学知识落地生根,数学概念或数学算理的出现,一定不是浅显而过的,教师必须将知识砸实,学生才能深入理解和感悟知识本身的价值,才能有后续的应用与创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