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 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故事中人物的思维过程。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2)分钟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指名多个学生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2.谈话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自相矛盾》。 检查背诵环节的设计,既是为了与上节课衔接,又是为了开启下节课的教学。
新课
教学
(36)分钟 二、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出示课件2】
(1)一边读一边看插图;
(2)对照注释,揣摩句意;
(3)小组合作,质疑问难,共同讨论。
2.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和补充修改,试着在小组内统一说法。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
【出示课件3】(古文及逐句翻译)
4.指名请同学连起来说一说。
5.互相交流在学习中掌握的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出示课件4】
(1)“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词。
(3)“补”,就是增补。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4)“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5)“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6)“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把文言文中难懂的词句换成通俗易懂的词句。
6.小组推荐代表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
故事范例:
古时候,一个集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有一个商人从商店里搬出矛和盾,在大街上高声叫卖。矛上的红缨闪闪发光,矛杆上的龙纹栩栩如生;而盾上的金纹更是光彩夺目,很快就吸引了很多人。
那人见这么多人来围观,心里很是高兴,他想:哈哈,这下子我才发财了!于是他说:“朋友们,我这矛和盾可是最完美的武器!赶快买呀!”有个年轻人问:“为什么说这是最完美的武器?”那个商人听了,连忙拿起盾来,炫耀道:“这块盾坚硬无比,世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损它一丝一毫!”人群中不少人惊叹不已。
他又举起他的矛,炫耀道:“这是世界上最锐利的矛,它能穿破任何事物,不管多厉害的盾,我也能一下将它刺穿。”人群中人们都开始叫:“我买!我买!”那个商人心中暗喜:发财了,发财了。
正当他忙的手忙脚乱的准备收钱的时候,有一个老年人站了出来,大声说:“等等!”大家都回过头来望着那个老年人,那个商人也吃惊地望着老人。那个老人捋着胡须慢吞吞地说:“你不是说你的矛最锐利,你的盾最坚固吗?那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人们先是一愣,接着哄堂大笑,一哄而散,只留下那人满脸羞愧的商人和他的矛和盾。
从那之后,商人不再卖弄小聪明,而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做生意,他的生意很快就红火了起来,全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三、深读感悟,拓展交流
(一)深入感悟。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那谁愿意再来给大家读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正音。
3.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古代一个卖矛与盾的人,他先夸他的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他的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4.读了故事,感受了人物语言,你觉得可以用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文中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夸口)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学生勾画相关语句,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5.谁来学着文中的人夸夸矛和盾。(指名多个学生学着文中的人夸夸矛和盾。)
6.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学生各抒己见。)
7.指导朗读:指导读好问话。(设置孩子、中年人、老人,让学生品味语气。)
8.【出示课件5】在大家的追问中,那个楚国人只能——“弗能应也”是什么意思?(无法回答。)能换一个词语来替代吗?(哑口无言。)他为什么无法回答?(因为他的话前后矛盾。)
9.那个人售物时说话前后矛盾对他会有什么后果?(东西卖不出去,失去信用。)
(二)深入理解,探究寓意。
1.互相交流,深入理解。
(1)再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
(3)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出示课件6】:故事的起因是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板书:起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故事的高潮是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板书:高潮——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故事的结局是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板书:结果——其人弗能应也。)
2.现场表演,理解寓意。
(1)谈话激趣:如果你是那位卖矛与盾的人,要想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你会怎样推销自己的矛与盾?
(2)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说一说,演一演。教师巡视。
(3)指名小组现场表演,师生评议。
(4)通过学习课文、参加和观看表演,你明白了什么?
世上不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没有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说话、做事不能相互抵触,要前后一致。【出示课件7】(板书:道理——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
(5)你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如果有会有怎样的后果?你应该怎么办?(学生自愿举手发言。)
逐句理解,降低了学习文言文的难度,掌握了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表演这一环节能帮助学生深化对寓意的理解。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3 )分钟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这个成语出自于《韩非子》,以后用来形容做事或说话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后用此比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矛盾无处不在,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和思想去分析,去对待,无论做事、说话,都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能自相矛盾。
2.作业:搜集并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和同学互相交流。
板书
内容 自相矛盾
1.起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
2.高潮——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3.结局——其人弗能应也。)
4.道理——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说说下列“之”“其”是什么意思。
(1)誉之曰 之:
(2)又誉其矛曰 其:
(3)吾盾之坚 之:
(4)其人弗能应也 其:
(5)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之:
二、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这则寓言名叫《 》,选自《 》作者是 时期 家 。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2)物莫能陷也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4)其人弗能应也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誉之曰。
译文: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译文:
4.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1)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盲目夸大,否则会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
(2)不要自己夸要自己。
(3)同伙间不要相互争吵或冲突。
(4)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不要发生矛盾。
【答案】
一、(1)代指他的盾。(2)代指他(卖盾又卖矛的人)。(3)的。
(4)卖盾又卖矛的人 (5)的。
二、1.自相矛盾 韩非子•难一 战国 思想 韩非子
2.(1)……的人。(2)穿透。(3)用。 (4)不。
3.(1)夸耀它说。(2)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
4. (1)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初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注意节奏。
学习新课时,先听教师示范朗读,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一下子把学生带入到文言文的情境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然后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试着把需要停顿的地方读好,随后让学生把课文读熟练,同时对课文的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
二、结合注释,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重点句。
学生读熟课文后,对照课文注释读懂句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一些简单方法。如:一边读一边看插图;对照注释,揣摩句意;小组合作,质疑问难,共同讨论。经过这一步的学习,文章内容已在学生头脑中有了较深的了解。学生在读通的基础上再去读懂。读“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两句时,指导学生自然地将对古文的理解和阅读紧密地结合起来,读出楚人炫耀的语气,从而体会到楚人说话做事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三、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精读体会。
教学“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一句时,创设了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充分想象,不同人物会做出什么样的表情说出什么样的话呢?注重语气。抓住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