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分享 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1 18:1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而言,数学严谨的术语,抽象的概念,严密的推理,学习起来确实有一定的困难。为了不让数学课堂枯燥无味,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1、紧密联系生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可以广泛地接触到数量、空间图形、数据、可能性等丰富的数学知识,但由于年龄小,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课堂上我重视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利用生活中的数学信息设计有数学价值的情境,把生活中的数学带进课堂,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2.利用学具激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数学课堂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和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外部操作获得感性认识作为理解的基础,实行内外互促,促使学生外显动作与内隐思维有机结合,顺应学生的特性。尤其是小学生,普遍具有爱动、爱玩的天性。借用学具为学生创设学习活动,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而且能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数学课堂让学生摆弄学具,自然能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我让学生用小棒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加深了对图形特征的认识。教师走近学生,欣赏学生的创造,分享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 故事激趣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数学故事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寓知识于故事之中,不仅吸引学生,也符合学生形象记忆的特点。如:教学数数时,就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导入:“在森林里,住着一只非常勤劳的小兔,它种了一大片的果树。果树经过小兔的精心施肥、除草、除虫茁壮地成长。秋天到了,红彤彤、黄灿灿的果子挂满了枝头。有多少个果实呢?我们一起数数吧。”奇妙的数学知识通过学生喜欢的熟悉的情境以故事情节呈现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更加有效。

4.游戏激趣

小学生的无意注意意识往往占优势,有意注意意识只能保持15分钟左右,新奇的刺激能有效地吸引他们持久的注意力。游戏深受儿童喜爱,教师不妨把游戏带入数学课堂,寓数学知识于游戏中,让学生在愉悦中学。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愉悦学生身心,调节课堂气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如《还剩下多少》(认识减法),教师可以设计成“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教师演老鹰,学生演小鸡。原来有5只小鸡,被老鹰抓走了2只,还剩多少只?被抓走了3只、4只、1只、5只呢?让学生亲身经历游戏活动,理解体会减法的含义,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运用游戏,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在游戏中获取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感悟数学的魅力。

5. 表演激趣

爱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数学课堂表演对知识的诠释形象生动,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意愿。尤其是自控力差的小学生,枯燥的课堂,枯燥的知识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力,教师不妨将讲解知识变成表演知识,结合教材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表演中获得数学知识。如《位置与顺序》的前后、上下、左右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身表演,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丰富学生对物体间相互位置关系的认识,在亲历表演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 竞赛激趣

“好胜心强”是小学生主要的心理特征,在数学课堂中创设竞赛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并在学习活动中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计算题的教学,对后续的学习影响较大,在平时的训练中较枯燥,为了提高训练效果,可以通过开展开小火车、抢答、谁先做好就到黑板板书、谁先做好就先批改、四人小组评比、百分制现场评价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这样,在蕴涵丰富的数学韵味的竞赛中,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比赛中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技巧,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提高了计算能力。

趣味横生的数学课堂,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让数学知识披上情感的外衣,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6 14: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