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恐龙式教育》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4 17:2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其实我们可以推导出中国教育的梗结。复习过度导致我们培养不出顶尖人才,复习过重是考试竞争惨烈所致,竞争过烈是因为参与者太多。参与者太多是因为不能及早分流,完不成分流是因为两大流派在收入和声誉上差距太大,技工的职业完全缺乏吸引力。

分流的好处是,潜力不足的同学不必在漫长的学习中遭罪;潜力好的同学因为考大学的同学大幅度减少而降低了竞争的压力,可以充分开发个人兴趣。

事实证明,在我们过度复习的教育制度中,是弱者绑架了强者。我们为什么不可以高二结束时就高考,免去了最无聊的高三这一年。

中国当代社会最严重的问题也正是创造性人才的缺乏、独立性格的缺乏,社会生活中人们趋同、从众的趋势极其严重。当然这是多种因素与教育合力的结果,教育对此自是负有责任,但是要教育承担全部责任是不客观、不合理的。

以政策设计驱动千千万万孩子离开父母,是对人性和教育的曲解,必将造就很多性格扭曲者。

基因的影响并不像人们期望的那样逐渐消失,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中国的教育不公演出的是另一个曲目。权势者和重点中学公然践踏规则——这在西方社会是断然不敢的,一个教室里是两拨人,一拨是凭分录取,另一拨是靠钱权得以享受该校全部待遇的“借读生”——日后到其他中学参加高考,使用了重点学校的条件又不影响人家的高考辉煌。

所谓囚徒困境。每个家长都只想着自己的孩子,不考虑整体利益和规则公正,特别是那些有权有钱的家长。于是教育不公正的把戏在中西方同时上演,但曲目还有不同。

如此博弈下的筛选未能让各个领域中的潜能优异者登堂入室,接受栽培。这是最大的误会,是民族的悲哀。

   见鬼去吧,“龙”是要以基因做基础的。笔者反对重点中小学校的体制。微观而言,它对孩子没有好处,少时的“催肥”能帮助孩子被筛选,但如果他潜能平庸,日后不可能有大出息,完全是瞎忙活。宏观而言,它败坏了一个社会的筛选,演出了劣币逐良币的把戏,大量“催肥少年”取代了潜质优异却“营养欠

非法的招数甚多,此处不论,合法的就是开小灶。

难办的是,这从来就不是一场老实、诚信、货真价实的测试和筛选,而是一场博弈。

但我们有一个极大的优势,就是人口数量巨大。经历了历史上漫长的融合,种族上的纯正其实是没有的,人口数量大也就意味着基因的多样性大。如果智商170者通常为百万分之一,那么在5000万人口的国家可能拥有50位,而在中国则可能拥有1300个,在概率上中国还更有可能拥有智商180的人。所以即使中国人中蕴藏短跑天才的概率较低,但人口基数决定了我们中不乏潜在的刘翔。即使中国人平均身高无优势,我们中也有潜在的姚明。中国人最大的财富不是土地和矿藏,而是基因。 于是选拔成为要害。找到潜在尖子的关键是什么?尽可能大面积地选拔。

《人才密码》

奥数班、美术班、“新东方”,其实不是教育机构,而是“驾校”,其中的教师与学员双方都不在意学习,而在意胜出。

现代教育的最大走向和特征是学校的做大,它几乎吞噬和扭曲了社会上全部的其他教育机构。传统社会中生存着种类繁多的教育机构:私塾、书院、道场、寺庙、武馆、作坊等。它们或不复存在,或不再承担教育的功能。

   知识可以在短时间灌输进去,但是记住哪些取决于主观,没有了起码的爱好多半要忘记的。能教的只是知识,要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智慧,全靠自己的操练、思索、融会。

知识可以在短时间灌输进去,但是记住哪些取决于主观,没有了起码的爱好多半要忘记的。

《论语》里“学”字出现了56次,“教”字只出现了7次。

一个人在身体上,其实首先要靠自己。因为首先是保健、不得病,        解决温饱后,医疗和教育将成为最大的两项需求,与之对应,医院和学校将成为最大的两个社会服务系统。这是很好理解的,这是人类需求层次上升所使然的。医院与学校的功能完全不同,但有个方面却出奇地相似。就是它们在实施强大功能的同时,都导致了社会成员对它们的巨大依赖,乃至在极大程度上放弃了一个人对自己的责任。如果不是深究的话,我们对此甚至不以为非。

   学制超长对个体心智的另一个破坏是与社会脱节,拥有的只是书本和校园,丧失了对社会的感知。书本是死的。没有丰富的社会和生活经验,理解大师关于社会与人生的论述必是肤浅的、表面的、夹生的。离开

责任感从来不是说教可以注入的,与真实的生存割裂开来就没有责任感可言。

我们社会中虚假的东西太多,不可能不捆绑学习。

龚自珍说:不拘一格降人才。中国的教育拘于一格。晚清如此,民国好了很多,今天在这个维度上连晚清都不如。

人的性格天生就是不一样的,这是一笔重要的社会资源。如果大家的性格开始趋同,这意味着某种资源的枯竭。好的教育应该宽容而不是抑制各种性格。每一种性格都不意味着优点或缺点,而是特点。

   建国初期推行不破不立,但破得痛快,最终却一无所获,只好任由后人复辟和回归。教育改革的思路应该是不立不破。如果我们建立不起有生命力的教育方式,何必急于打碎旧的制度呢?如果

破坏连续的时间是大规模教育的一个重要武器……没有连续的时间,你无法总结整理扔过来的知识碎片。

   正规的教育最适合的是中庸者,捷足者和晚成者的发育轨迹都将被迫改变,不能充分展开他们的潜力,而能力低于中等水平者一定会受挫。大面积的少年受挫,后果殊难预料,但大多不会是福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00: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