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统听评课与切片诊断的异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4 13:44: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听评课是学校教研、教师培训的重要途径,评课则是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但是,现在我们的听评课存在着诸如简单处理、任务取向、不合而作等问题,而且,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的“标准”式评课与当前新课改的“理念”式评课既有相融之处,又存在着许多矛盾与不可调和之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评课方式的转变进行反思,为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提供有效的指导。但传统的听评课存在以下问题:1.听评课本应是教师专业生活与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评课只被当作一种对教师的单向考核、一种要完成的任务,有时甚至成为个别教师的难堪或尴尬,丧失了其本真的专业价值。正因为如此,在课堂上往往会使教师过度关注自己的教,而不是关注学生的学,过度关注自己的言谈举止,而不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致使教师追求课堂热热闹闹的气氛、花样翻新的教学手段、华而不实的教学语言等。从而也导致人们将评价的关注点过度集中到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上,只为评价而评价。

  2.听评课形式中的独角戏。现在评课大多采用评课人员对教师的课进行轮流评讲的形式,而教师只是被动地接受,从不反思和争辩说得对不对,这就形成了一种评课中的强势现象,评课人员拥有绝对的评课发言的优先权和诊断权,这虽然可以带来一种高效率,让教师收集到有关自己课的信息,但教师没有真正参与到讨论发言,相对来说教师就处于一种弱势状态,无法刺激教师在评课中的主体意识,致使教师被动吸收不利于消化接受。

    3.听评课结果中评讲语言的空洞性和缺乏可操作性。在评课中很多人喜欢使用一些诸如“不到位”、“讲得太多”、“多一点”、“少一点”、“更合理”、“不太好”等等较为模糊的词语,或者使用一些诸如“应该”、“注意”、“不好”、“不用”、“不要”等等否定性或命令性的词语,这些评讲语言使得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无法把握,无法操作,不知道这个度在哪个点上才恰当。

    “教学切片诊断”是一种崭新的课堂研究方法,它将录像观察与现场观察相结合,以定性视频分析的方式,提取典型的切片——教学行为片段,重现教学实践现场,以直观、真实的方式归纳出优秀的教学设计特点与要求,进而实现教学技能的提升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切片分析”作为一种课堂研究方法,所有的工作是围绕着“教学切片”展开的。 何为“教学切片”,这一词是受生物学、生理学中“切片”概念的启发而提出来的。教学切片是碎片化的教学设计行为片段,每一切片本质上就是包含某一相对独立教学技能的课堂教学行为片段。教学切片分析就是对一节课堂教学进行的分解研究,分解出的每一个单元就被称为“切片”。在对包含某一技能的教学行为片断单独“切出”后,其目的就在于分析、诊断并优化,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课堂教学切片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是一种多功能的课堂研究载体。“它的发现、截取及应用,不仅可以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可以此来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魏教授如是说。

    以执教者本人为例。课堂教学的执教者通过观看自己和同组老师的教学实录及切片,可以看到自己和同组老师在教学中的一切表现,如教学重难点处理、师生互动中的优缺点等,当然也包括双方语言上的优缺点及下意识和无意识的动作的表现等。当笔者询问参加诊断活动的苗冰老师时,她说道:“切片诊断对于教师们而言,反复研究自己的课堂‘切片’能起到说教、报告、培训等无法取代的作用,可以快速提升自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10: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