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二:自主阅读,探寻月迹 默读课文思考: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了哪里呢?你觉得哪些地方特别有趣、好玩?默读课文,完成表格。 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自主阅读,圈画自己觉得有趣的句子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注重有感情朗读指导。 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了:穿衣镜上、院子里、河里、眼睛里
预设一;镜中月 1.关键词“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等词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调皮可爱,进而感受月亮的情态特别有趣。 2.穿衣镜上的月亮变化多,特别有趣:从白道儿——半圆——满盈——亏了——没了踪影。 3指导朗读,体会月亮爬竹帘格儿的动态描写。
预设2:院中月 抓住关键词“玉玉的,银银的,”写出了月光的颜色美 静态描写。 指导朗读:边督边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感受静态月光的柔美。 3.院子里月亮的样子和给我的感受特别有趣:“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个什么东西”,“似乎我们已在月里了,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1. 院子里月亮的足迹特别有趣: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 2.指导朗读:当我们真的在院里找到月亮时,感觉妙极了,要读出奇妙的感觉。 预设3 河中月
1.河里月亮的足迹特别有趣:既可以在上湾找到,又可以在下湾找到。 2.结合关键词“大呼小叫”读出兴奋、激动的心情。
预设4 眼中月 1.体会眼睛里月亮的足迹特别有趣。 2.我有所发现并有了感悟,要读出满足、愉悦的心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月亮的美好,也初步达成了本课语言学习的目标,突破了教学重点。本文的语言充满了童趣, 大声朗读更容易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 体验。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用怎样的情感、语调来朗读,并做好评价。通过朗读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培养他们朗读的语感。 (二)梳理感情变化 1.文中写孩子们寻月的全过程,也交织着孩子们的感情。你能将他们的感情变化梳理出来吗? 高兴——紧张——失望——羡慕嫉妒——越发觉得奇了——来了兴趣—— 2.带着这样的心情,读好月亮有趣、好玩的句子。 提示:设身处地,带着人物的心情来读,就能读好。 重点指导朗读镜中月这一段话时,要关注到我们的心情是有变化的,先是高兴,再是紧张,最后是失望。朗读的时候,注意读出心情的起伏,读出心情从高兴——紧张——失望的变化,月亮带给我们的奇妙感觉就出来了。 【设计意图】扣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学生在探寻月迹的过程中,体会美感,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从寻月亮的故事情节转移到作者暗含的情感上来,这些心理感受都是孩童特有的,体现了作者感受的细腻和描写的传神。让学生在词句之间反复诵读、品味,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及丰富的想象,将自主阅读与合作探究结合在一起,使课堂静动结合。整个过程将学生摆在主体地位,教师担当好探究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板块三:发现奥秘,学习写法 1.探究写法。 一次寻月,月亮竟带给大家如此新奇、有趣的感受,这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写作奥秘呢?观察表格填写内容,小组讨论一下。 2.汇报。 (1)写出变化。 作者的笔下的月亮充满动态美,带给我们无尽的趣味。从表格中发现,作者正是一路将月亮的变化展现在读者面前,才会带给人新奇有趣的感觉。 (2)拟人手法。 可以从描写中发现,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月亮写得富有情态,甚是可爱。 (3)侧面描写。 可以从作者细腻的感受中发现,运用侧面描写,用自己的感受来衬托月迹的新奇有趣,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3.总结写法。 作者正是通过写出月迹的变化,用拟人和侧面描写的手法,将月亮的动态美、月迹的新奇有趣展现在读者面前。 【设计意图】这是略读课文,应该让学生独立寻找月亮的足迹,交流、朗读有趣好玩的地方,从而发现作者让月亮富有动态美的写作奥秘。学生在自读自悟基础上,结合关键词句,探究月之美,感受孩童奇特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在此基础上,是通过小组讨论、汇报,梳理表格,总结写法。在此,突破教学难点。 板块四:拓展运用,尝试练笔 1. 《月迹》写出了月迹的变化,富有动态美。我们来读读《三亚落日》,你发现落日有哪些变化呢? 提示:落日既有形态的变化,又有颜色的变化,起先金红一色,热烈一片,像一个快乐的孩童,接着收敛了光芒,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 2.它们和《月迹》有何异曲同工之妙。 学生发现:都写了景物的变化,都能发挥想象,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好玩、有趣。 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