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复习目标以新大纲和《课程标准》要求为目标,充分而准确地分析学生学习需要,充分利用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突出复习重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进行系统整理,查缺补漏,在双基人人过关的基础上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注重讲练结合、侧重积累、运用为主,使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语文能力都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1. 本册书包括“入学教学”“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部分。2. 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
3. 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
4. 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
5. 20篇课文分4个单元。
6. 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三、复习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复习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和声调。
2.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3.运用汉语拼音正音。
(二)识字写字
1.认识常用的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要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3.认读生字中,会选择正确的拼音,连一连、圈一圈等。
4.看拼音写词语。
5.给认读生字的36个偏旁归类,并掌握例字。
6.词语搭配。
7.反义词,找朋友游戏。
8.做扩词游戏。
9.看图写字词。
10.掌握会写生字中的22种常用笔画。
(三)句子
1.排排句子。
2.看图,选句子连一连。
3.会正确运用“吗、呢、吧”。
4.读一读、说一说、连一连填空。
5.读短文,填写生字。
(四)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内容。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
(五)看图写话
1. 能够根据图画回答问题。
2. 尽量用汉字写话,不会的字用拼音代替时要书写正确。
3. 会用逗号和句号,表示一句话。
4.做到开头空两格。
四、复习重点
准确认读400个生字,正确、端正、整洁的书写、默写100个生字。
五、班级情况分析
班中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拼读音节,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大部分学生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会组词。
听说能力有所提高,能看图听故事、讲故事和编故事,能看图较为连贯地说一段话,并写下来。能阅读浅显的注音读物,了解大概内容。
但是仍然有个别学生存在拼读困难,比如有的同学受到方言的影响,经常将声调标错,有的同学分混淆声母等现象。在识字方面,有些孩子不能做到规范书写。
六、常见问题及对应措施
(一)汉语拼音
常见问题:
1.形近声母及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和三拼音节的拼读有所回生。
2.书写质量下降。
3.对未见过的题型不能适应。
对应措施:
1. 找出相近声母、韵母及音节认读辨析。
2.在词语、句子中反复练读,在阅读中巩固。
3. 进行书写练习。
(二)识字写字
常见问题:
1.只读不写的部分生字,因学生见面次数较少,学生遗忘也较快。
2.100个一类生字中有不少同音字、形近字,学生较难区分,特别在具体语境中不能正确使用。
对应措施:
1.加强对一类字的认读。
2.归纳整理出读音相近的字词,以及易读错的字词,帮助学生进行辨析。
3.归纳整理同音字、形近字,通过辨析、组词、选词填空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
(三)阅读
常见问题:
1.大多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知道课文大意,但看图复述有些困难。
2.能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但语气还不能很好地掌握。
对应措施:
1.以抽签的形式进行朗读背诵情况考查。
2.适当出一些按课文内容填空的题目写几句话。
七、复习形式:
以归类复习为主,单元复习为辅,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不让学生硬性抄写和机械记忆,培养学生复习的兴趣,让学生比较轻松的度过复习阶段。
八、复习方法和时间安排
1.第一阶段(12月23日——12月26日):
采用单元复习法,分单元复习。主要复习每一单元的生字词及需要背诵的课文内容。
2.第二阶段(12月27日——12月31日):
归类复习,复习知识点。具体讲解每一个知识点,如,形近的声母、韵母的区分,生字的识记、生字的书写等。这一阶段以做练习为主,先集体做典型练习,再自由做其他的。
3.第三阶段(1月2日——1月5日):
综合模拟。以做综合试卷为主,同时教给学生把握考试节奏及处理突发状况的方法。
八、复习措施
1.借助区优秀教师提供的共享资源,计划到每天的复习任务,提高课堂复习质量,严格把关。
2. 加强每天下午放学后的组内教研,交流复习中遇到的共同问题,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3. 紧扣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的查漏补缺的复习工作。
4. 对学生易错易忘的字词进行比较,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5.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布置自主性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复习需要。复习内容要有阶段性,体现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6.阅读训练的内容多样,帮学生建构最基本的阅读概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7.写话训练从平时抓起,每天一练,做到书写正确,语句通顺,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8. 设计游戏贯穿于复习过程,增加复习的趣味性,提高复习效果。
9. 加强培优补差,家校联系。
九、注意事项
1.关注知识结构的梳理,关注教学重点。
一年级起始阶段的学习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线索并不是很多。同组教师应创造性地把单元复习和归类复习相结合。除去拼音外,认真研究教材的价值,把具有相同价值取向的教材进行组合,既给学生新鲜的刺激,又抓住了教材的教学重点,使复习的块状结构更加清晰。复习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复习的效果。我们把课文组合成六组,加上拼音,年级组的教师认真分工,精心准备复习课的教案,尤其是设计好作业,切实提高复习课的质量。
2.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差异。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情,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在问题上呈现出许多共性:拼音上表现在“ui、iu”的标调规则、“ie、ei”和“u、w”的区分、前后鼻韵的区分等。生字上集中表现在同音字的混淆。阅读上则表现出不会联系前后灵活运用,尤其是稍微变化后的按课文内容填空。造句上更多的反映出表达的不正确、不通顺。
学生由于学前教育、家庭环境、个人学习能力的不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教师要正视学生现有的能力,在复习中尽量安排弹性化的内容,让学生在丰富的、多层次的智慧的挑战中享受到学习的 快乐。
3.关注复习阶段的师生心理调适。
学生第一次面临这么重要的考试,教师既要让孩子认真对待考试,又不能让其成为学生的思想负担。教师应在认真组织好复习课教学的过程中,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同时帮助孩子梳理知识,掌握重点、难点。
教师也要积极克服复习中易产生的急躁情绪,要善于用自己的情绪去带动、感染学生,让孩子认为考试是一件重要而有意义的事,复习是轻松快乐的。另外,补差要充分考虑孩子和家长的需要,不做无效甚至适得其反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