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和董雪跟着两位导师来到史家小学分校参加专题研究培训项目实践活动。史家胡同,北京最有名的胡同。据说住了很多名人,我们顾不上欣赏晨曦照进幽深的胡同,也顾不上仰望信鸽在四合院上空飞来飞去,绕了无数条胡同,拐了数不清的弯,终于找到了这个学校,还好我们早出发了半个小时,才没有迟到。
第一节研究课是范老师带来的《精卫填海》,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神话故事的特点就是神奇,课堂上老师注意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抓住重点句"溺而不返,故为精卫"让学生往前想为什么会溺而不返,也就是事情的起因,往后联想溺而不返的结果是什么?有孩子就能联想到《西游记》中东海龙王的故事,老师通过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拓展了"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詨。"读一句让学生想一句,学生想到了精卫的娇小,面对宽广的大海,再让学生体会精卫坚韧的精神,拓展名句用得也很好,如陶渊明说: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张耒说:愚公移山宁不智,精卫填海未必痴。顾炎武说: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读完这些文人对精卫精神的颂扬,回到题目,再让孩子带着自己的理解读题目,孩子读出了一种坚定的执着,读出了永不放弃的气势,然后再回到单元导语,让学生谈学完精卫填海有什么新的感受。升华了单元训练主题,做到了人文素养和核心素养的双提升。
第二节研究课是大学教授陈琳带来的《好的故事》,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陈老师高屋建瓴,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从鲁迅的生平简介,家庭背景,作品特点,人物性格各个方面都给孩子们渗透了,听说课前给学生准备了五十页的鲁迅作品预习,陈老师整个人在课堂上对鲁迅的见解,对鲁迅作品的人物剖析极其准确,讲得滔滔不绝,如痴如醉,用教研员的话来说,一节课讲那么多内容,只有两个孩子扭脸看了一下时间,其他孩子都在跟着老师的思路在走。整节课陈老师从散文诗的体裁特点,到文学意向,再到象征手法的使用都给学生涉及到了,为了让学生了解鲁迅的作品,还拓展了《祝福》中的祥林嫂形象,《药》中的人血馒头,闻一多的《死水》,《论雷峰塔的倒掉》,又补充了《惯于长夜过春时》和《自嘲》,特别提到《祝福》中四叔骂祥林嫂死得不是时候,作者痛恨那些人,明明白天发生了悲剧,晚上竟然还可以放鞭炮祝福,鲁迅的一生都在关注人民疾苦,他是中国文化的守夜人。临下课时,有一个学生对老师说:我觉得鲁迅的作品写得都不是好的事物。老师及时引导:鲁迅说过:悲剧就是要把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相信这节课后学生再去读鲁迅的作品就不会轻飘飘地读,而会耐心思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深度,鲁迅是在追求真善美,他的作品是要警示后人。
最后由东城区教研员蒋老师谈如何运用好统编教材落实语文核心素养。语文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总共四个方面。蒋老师说,课堂要承载的内容就是语言的思维,语文要素对思维的关注每节课都要体现,设计问题的点要推动学生的思维,要引领孩子怎样思考,比如精卫会怎么填海?学生回答日日夜夜,翅膀被打湿,通过这些词体会人物的坚定不移。接着问,精卫那么弱小,海那么宽广,怎样与大海博弈?学生就说可以世世代代,要坚持一万年,一万万年。蒋老师说这孩子回答得特别好,这就是一个可以将课文上升到精神高度的契机,你知道还有哪些神话的主人公有这样的精神?孩子想到了愚公移山,女娲补天的故事,蒋老师说,这时老师应该告诉学生,这就是心里有支柱,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力量,一个个普通的神话故事,渗透的是中国文化的坚强,神话就是民族精神的图腾。统编版教材要做到语文和人文的双线结合。对陈老师的课,蒋老师说,我们可能做不到像陈老师那样博学,但是要努力让自己博学,比如,今天她讲的《好的故事》,我们一节课用不着讲那么多,但是我们要准备像她那样多的知识才能上好这节课。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想上好语文课,除了要读透教材,还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新教材强调语言的积累,语言的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时,接触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段篇,老师只有熟记在心,才能变成自己的财富,需要运用时才能脱口而出或涌流于笔下。
作为语文老师,坚持阅读,我一直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