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教研员的评课,我就联想到自己的日常教学。其实,只有有效的问题才能驱动课堂。首先,提什么样的问题,what,why,how,yes or no等。Yes or no的问题有时会出现孩子们不懂问题,但仍能回答你的问题的情况,因而这种问题应尽量减少。How,Why等问题固然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思考,但是有时候学生虽然对这些问题有思考,但却由于知识水平限制无法很好地用英语表达。如果真的提出了学生不易用英语表达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用学生所熟悉的知识去引导。所以提这种问题也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其次,问题的层次性,问题是否一步步深入,是否有一定的递进性,而不只是简单地就本环节提问,我们还要考虑故事的整体性、全局性。最后,问题的指向性。我们提的问题经常会有自己预设的一些答案,也就是说我们要把孩子们的思维带到哪里去。我们既要引导孩子思考故事接下来的可能性,也要有一定的拓展性。我们不能因为孩子的答案与文本方向不一致,就否定他的观点。如果问题只停留在文本表面,就会出现为了讲课而提问的局面。因而提问要有一定的指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