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0 19:5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课后反思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寓言,讲一个种葫芦的人十分喜爱小葫芦,但葫芦叶上生虫了,他认为叶子上的虫子和他要的葫芦没有关系。结果小葫芦掉光了。这则寓言说明,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要正确全面地看问题。
一.教学效果:1.字词教学《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简短精悍,生字较少,共6个。教学中,我重点是学习“葫、芦”,读好轻声,并通过读“葫芦叶、葫芦藤、葫芦花、小葫芦”四个词,巩固“葫芦”的读音。但忽略了“盯”这个重要的生字,正确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体会那个种葫芦的人的思想。教学中应予以重视,深入学习。2.语文课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融合,感情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品读感悟2、3自然段时,我对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的思想,还有带领学生更加深入体会的余地。我仅抓住人物的语言,没有关注人物的神态动作。如文中的“盯”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眼里只有葫芦的集中表现,应加以品析。所以在这个环节,可以这样调整教学过程: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一个一个都落了?)自由读课文,然后交流谈论;当学生谈论到那个人不给葫芦叶治蚜虫,不听邻居劝告才导致的后果时,教师追问:“那个人为什么不给葫芦叶治蚜虫,不听邻居劝告?”学生回答后,引出关键语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对“盯”进行品析;最后进行分角色朗读练习。
二.成功之处:充分发挥学生质疑的能力。弄清这篇课文,主要是弄清两个问题:1.种葫芦的很喜欢葫芦,他最后要到葫芦了吗?2.为什么种葫芦的那么喜欢葫芦,最后葫芦还是一个个落了。3.我要的是葫芦,那不要的又是什么呢?在这三个问题的设计上,我都是让学生在读中自己提出来。第一个问题的引出,我让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提问:读后你知道了什么?生通过自己阅读,能自己想到:种葫芦的人喜欢葫芦;我再顺势让学生找出从哪句话可以看出他很喜欢葫芦,再抓住词语“每天”“看几次”“越看越喜欢”来领会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整个过过程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启发的角色,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体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不足之处:课程在细节上的处理有些不足之处,比如由葫芦的图片导入课文,让孩子看图来说说葫芦的样子。意图第一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第二是为了强调细节描写——怎样把物体描写得更具体,更生动。第三是为了引入课文,看看课文中的葫芦是什么样子的,再一次强调对事物的细节描写。但在操作上出现了问题,课文中描写葫芦的语言是一句话,而我为了能让孩子说出葫芦的样子,给孩子的语言提示也是一句话,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难度有点高。许多孩子说不出来。如果当时给出的语言提示是词语,比如()的葫芦藤()的葫芦叶……他们回答的积极性也就会更高了。
四.改进措施:1.培养孩子积累成语、名言,多读书。2.课前的鼓励和热身要激发热情。3.注重课上的读,努力提问更多的孩子读,读出感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4 01: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