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1-2-13 19:41:00
|
只看该作者
二、全体合作,感知群体中的左边、右边,建立方位感
1.指一指,说一说。
(1)第二横排中,坐在最左边的是谁?最右边的是谁?
(2)第一横排中,从左往右数,第3个同学是谁?从右往左数,第3个同学是谁?
师:同一个人,从不同方向数,顺序就不同。
2.找邻居。
(1)同桌先互相说一说,再汇报。
你的左边、右边都有哪些同学?
(2)请你介绍一下周围的邻居好吗?
你的前面是(),后面是(
),左边是(
),右边是(
)。
从前往后数,你是第(
)人,从后往前数,你是第(
)人。
师:每位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邻居,恭喜大家。请你们以后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3.游戏:小猫钓鱼。
游戏规则:四人小组中进行,随意将猫和小鱼放在格子中,组员先说出它们的位置,然后再说说猫怎样才能钓上小鱼。
(1)请一组小朋友和老师示范游戏。
(2)四人小组中开展游戏。
[评析:这一内容的选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找邻居”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全员参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给学生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然后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小游戏“小猫钓鱼”作为知识的巩固,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三、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1.握握手。
师:现在请一、三、五排的同学向后转,全体起立,伸出右手和你对面的同学握握手,你发现了什么?(握着别松手。)
(1)两人互相讨论:你的发现。
(2)全班交流、验证。
师小结:大家虽然伸出的都是右手,但从一方的角度看两只手却不在同一个方向。两个人面对面站的时候,左、右刚好相反。
2.巩固认识。
(1)师生齐举右手,再齐举左手。
(2)自己的右手搭在对面同学的左肩上,自己的左手搭在对面同学的右肩上。
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持秩序,制定了一些规则。其中按左、右制定规则的事例也很多。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一演示“生活中的数学”(教科书第6页),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左、右,从小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评析:本项内容,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学生相对而立,伸右手握一握,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应用拓展
上下、前后、左右,在生活中经常用到。回家后试着把自己的房间整理一下好吗?明天来了一起说一说。
[评析: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把思想品德的行为习惯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五、课堂小结(略) |
|